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养生百字铭     
正~~  相似文献   
2.
看了《评禅外说禅》和《禅是被说坏的》两篇文章后,颇有一畅胸臆的念头,于是忙不迭地拟好了这个题目,但正要落笔时,却又犯疑了,反观一下,我有什么资格呢?我于禅有那么一丁点了解吗?实在是有一个“禅”来供我评说吗?自答曰:“无!无!无!”似乎这样一来,我是无话可说了。但是且慢!无话可说亦是有话可说。是不是禅我不知道,但还是不妨陈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恐怕不致大罪。永明延寿大师偈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后来的憨山大师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龚晓康 《宗教学研究》2005,109(1):147-149
<大智度论>为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著,被称为"论中之王".该论涉义极其广泛,对念佛法门的阐释也较为详尽.本文从念佛的方法、念佛与般若、念佛与见佛、念佛与往生等角度入手,对<大智度论>中的念佛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哲学视域,对<周易>诠释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一,在<周易>的性质问题上,认为从发生意义上看,它是一部卜筮之书;从内涵意义上看,其意蕴精微广大,乃天人之学;从历史发展来看,它自身有一个学术品格转换、提升、发展的历程.其二,初步揭示了占筮中所具有的哲理意蕴,指出占筮与<周易>的天人整体之学之间有甚深之诠释关系,占筮所蕴具的天地人物一体融通的终极境域乃是易学无穷意义的来源.其三,认为深入挖掘文本,澄清<周易>的表达方式,乃是易学研究的基础,就此本文主张回到<易传>以开显易学活的精神,辞、变、象、占四圣道的确立为解读<周易>精微之蕴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元明之际,畏兀儿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宗教嬗变,由原来尊奉佛教、兼容各教过渡到独尊伊斯兰教,在此前后大致经历了约600余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伊斯兰化。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察合台诸汗的宗教政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伊斯兰教势力凭借着蒙古统治者的政治权势,以武力征服、经济优惠等手段,陆续征服了库车、吐鲁番、哈密等地佛教势力,最终实现了西域地区的伊斯兰化与突厥化。本文考察了察合台诸汗的宗教政策,论述了伊斯兰教在西域的扩张、畏兀儿佛教衰败的进程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召公奭是周初辅弼文、武、成、康的四朝重臣,早在文王世就已受采于关中,畿内召氏亦代为王官,世享禄邑。除此大宗外,召公亦因军功被成王赐地于东土,山东梁山曾集中出土一批大保诸器并非偶然。由梁山诸器及近见大保都鼎、者儿戈等器可知,召公奭受赐之榆土,地望或位于鲁西一带,日后应为伯宪所承袭,以召公职官大保为氏,构成召氏本家之外胙土命氏的另一重要支系。此分支当建立于康王世,可视为周初东征的产物。从受封时代、封邑来历和地望考量,大保氏并非畿内召氏的另一别名,其封邑虽设置在畿外,但从其职责和作为来看,身份性质或仍属中央王官。大保氏在畿外的受封,可以为镇抚东土局势,融聚当地族群贡献力量,似也体现采邑屏藩周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同善化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佛教寺院之一,对于佛教思想和佛教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寺大雄宝殿中保存的金代二十四诸天塑像,既是金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又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记载,对二十四诸天像的名号及其宗教内涵进行考察,并从辽金时代佛学思想、大同佛教宗派等角度探讨这些造像的佛教思想内涵,进而揭示辽金大同佛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心理学文化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杰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8,31(1):253-255,248
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学性质的理解一直存有争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理智背景来认识和解说心理学性质.从文化哲学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会揭示出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思维方式等诸要素与一定的价值立场和文化传统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其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这从整体上凸显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探讨心理学文化品性旨在发现和建构心理学新的话语实践,使之成为重新解读心理学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教》2002,(5):41-41
神仙服食胡麻 ,食之能除一切痼疾。久服长生 ,肥健人 ,延年不老。选自《饮膳正要》卷二《神仙服食》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形 ,收歙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池 ,奉藏者少。秋气燥 ,宜食麻以润其燥 ,禁寒饮食 ,寒衣服。选自《饮膳正要》卷第二《四时所宜》太清诸本草七月七日 ,采莲花七分 ;八月八日 ,采莲根八分 ;九月九日 ,采莲子九分。阴乾食之 ,令人不老。选自《饮膳正要》卷第二《神仙服食》五白汤用料 :白扁豆 2 0克 ,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