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铭 《思维与智慧》2008,(12):29-29
在武侠小说、武侠剧以及探险电影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男女主人公掉进山洞里了,暗黑无光,摸索了很久也找不到出口。快坚持不住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这时男主角说,你看,有光!我们能出去了。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拉着女主角的手,奋力地朝有光亮的方向奔去,然后就找到了出口。  相似文献   
2.
诱惑是教会的术语,被诱惑的主体是人,而诱惑一种是源自人本身以外,一种是源自人的本身。它会对人的思、言、行为施加很大的影响。诱惑习惯上也被称为试探、考验等。来自人以外的考验有天主和魔鬼。天主亲自给人的考验和允许魔鬼对人的考验都有天主的计划,也是在天主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天主考验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在经历苦难甚或绝望的试探之后,使其更加信赖和走向天主,使人的信仰生活更富活力和更具生命力。《圣经》  相似文献   
3.
《英国美学杂志》4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千年纪元到来之际,《英国美学杂志》刚好推出它的第40卷,进入它的不惑之年。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恰当的时机,透过刊物的视野,借几页序言的篇幅,对近半个世纪的美学及其前景做些许概括性的反思。严格说来,本刊的40周岁要到2000年秋季号才满,因为1960年秋天我们的第1期才面世。但是这些周而复始的数字有一种诱惑,鼓动我们将第40卷的首期与新千年的开始重合在一起,其真实理由不过是希望引起特别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那个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  相似文献   
5.
李彦宏20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专心做“百度”。李彦宏何以能抵挡住无数“赚快钱”的诱惑,从而在搜索领域做成中国第一呢? 创立百度之前,李彦宏已经跻身全球最顶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师行列,他很早就被誉为搜索引擎领域的“TOP3”,其拥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他喜欢并爱好搜索这个专业与行业,同时他也看到了做搜索引擎的巨大潜力,即这个行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早祷     
多年以来,一直不曾忘记那个美丽的早晨,它就象自己的血液一样从始至终一直在自己的体脉中清晰地畅流,时而掀起一阵狂澜。 那是多年以前在山西大学的时候,一位朋友约我到地处太原远郊的他家去玩,那是一个极尽传说的村庄,听说全村有五千多人,听说五千多人都是教友,还听说村里有一个能容纳三千多人的哥特式教堂,仅仅一个唱经台,就有艺术系的排练厅之大,又听说罗贯中的故居高那里不远。当然,这些诱惑已足够了,那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 尽兴的玩了一天自不必说,望了晚间弥撒之后,就宿在朋友家里,不久便酣然入睡。 正是晚秋季节,…  相似文献   
7.
许多年前,在浩瀚的大海上,出现了令多年渔民也为之惊叹的壮观场面:有 300多条巨鲸此起彼伏、乘风破浪地向同一个方向追逐、狂奔。群鲸由深海游向海湾,由海湾游向浅滩……最后搁浅在海滩。   各种媒体迅速作出了反映,发出了 300多条巨鲸突然死亡的报道。   这是为什么 ?  原来这些巨鲸在追逐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海湾的浅滩里。生物学家费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耗费了自己的巨大力量。”有着巨大力量与潜能的群鲸,竟然惨败在小小的沙丁鱼…  相似文献   
8.
在人生的道路上,时时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既有各种美好的诱惑,也有各种不良的诱惑。美好的诱惑,值得为之追求,为之奋斗,为之拼搏;不良的诱惑,则应抵制和拒绝之。  其实,在充满着诱惑的人生道路上,真正考验人的,在于能否抵制和拒绝各种不良诱惑。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德操;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气节;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人格;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修养;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良知;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理智;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清醒;  拒绝不良诱惑,是一种自制;  拒绝不良诱惑,是…  相似文献   
9.
渊声 《天风》2011,(6):64-64
问:我是一个从小就信主的“挂名基督徒”,之所以说“挂名”,是因为自己虽然经常去教堂,但自知生活不够得胜。比如,我平时在家喜欢与邻居或同事一起“打麻将”,每次事后又很自责,背如芒刺,也生怕被别的基督徒知道。几次我盼望靠主的力量能摆脱这个诱惑,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始终无法抗拒那魔鬼的诱惑。为什么它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吸引我呢?  相似文献   
10.
应躲避诱惑     
正诱,引诱,使人上当,使人入彀;惑,迷惑,使人迷失方向,难辨真假。诱与惑为近义动词,连缀为诱惑,是汉语的重要组词与修辞手段,能加重语气,增强表现力与节奏感。如:广阔、打击、沉重等。诱惑是在圣经、经文以及司铎与信友言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诱惑是一种恶的行为,在人类堕落以前就在历史的舞台捷足先登。遥想原祖当年,亚当乃翩翩少年,厄娃为花季少女,一个天真烂漫,一个清纯可爱,都是无罪之人。岂料魔鬼"先下手为强",施诱惑计。那禁果硕大甜美,也在"诱惑"厄娃,使其馋涎欲滴,伸手摘而食之。悲哉原祖!出师未捷身先死,空使子孙泪沾衣。魔鬼之狡计,诱惑之"功绩"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