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某些应用领域中内隐学习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在说明外显和内隐两种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内隐学习现象在人机界面设计、第二语言学习、社会行为、打高尔夫球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研究的现状及其争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世纪70年代,A.S.Reber等人在概念形成的研究中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从而对概念形成及有关概念学习的所有分析性理论提出挑战,在心理学界引起轰动,使内隐学习的研究成为热点。直到现在,内隐学习研究者们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但由于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其内部也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拟就内隐学习的一般发现及有关争议加以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常被用来模拟各种心理活动,从而为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提供丰富的证据,内隐学习也不例外。基于权重调整来学习正确反应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内隐学习的两大本质特征间有着极为相应的匹配,因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特别适用于内隐学习研究。到目前为止,针对两种较为普遍的内隐学习任务,已经相应地出现了两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联系者和简单循环网络  相似文献   
4.
习得知识的意识觉知问题一直以来是内隐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加工分离程序来分解击中率和虚报率、以结构知识中意识和无意识测量为视角,采用2(测验方式:SDTT,SKT)×2(学习程度:30试次,60试次)混合设计,试图去分离人工语法学习中习得的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结果发现:(1)学习程度影响到习得的无意识知识,但还未影响到习得的意识知识;(2)在分离人工语法学习的习得知识上,SDTT的敏感性高于SKT;(3)SKT夸大了元认知中的意识成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玄奘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翻译家,他将转梵为汉的佛典翻译事业推进到全新的高度,开启了佛经翻译的新纪元。本文以玄奘所译佛典及著述中对梵语声明学的译介与弘扬为研究对象,探求他在会通华梵语言文化传统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语法规则复杂性(复杂语法vs.简单语法)的角度考察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必要性,并且比较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成绩差异来检验被选择忽视的语法规则是否能被习得却未能在测验阶段体现出来。结果表明纵使降低被选择注意的语法的复杂性,被忽视的语法也未被成功习得,只有被选择注意的语法才能被习得;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即非法序列b所遵循的被忽略的语法未能在分类判断中起作用。选择性注意是语法规则被习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说明外显和内隐两种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内隐学习现象在人机界面设计、第二语言学习、社会行为、打高尔夫球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8,(3):206-210
许章润教授著《汉语法学论纲》,会通古今中西,总结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建构现代中国法理体系,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中国最具思想性的法哲学论著之一。对于《汉语法学论纲》的学术讨论,对于进一步完善"汉学法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润来  刘电芝 《心理学报》2014,46(11):1649-1660
内隐学习研究致力于探讨学习活动的意识加工程度, 当前相关的研究逻辑从传统的意识二分观转向渐进意识假设。本研究通过对人工语法范式进行改造, 并借鉴加工分离程序的有关思想, 在学习阶段引入双重测量任务, 并根据双重任务成绩计算分离出相应学习时段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分数, 从而考察在内隐学习过程中两种加工成分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支持渐进意识假设, 在学习进程中, 无意识成分和意识成分都呈现出渐进发展的趋势; 而随学习的深入, 两种成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 中后期意识加工快速增长, 无意识加工则保持平缓发展, 渐进意识系统整体呈现向外显学习推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