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4,(6):70
正本刊讯6月6日,安徽省合肥市开福禅寺隆重举行圆藏法师荣膺方丈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暨合肥市佛教协会会长妙安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台北净业寺方丈宽道长老,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慧庆法师,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六安大华山云峰寺方丈慧开法师,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西园戒幢律寺方丈普仁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2003,(1):49-49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4年9月27日,值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之际,由中国伊协和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民宗局和扬州市伊协承办的“普哈丁园与运河伊斯兰文化研讨会”在扬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阿訇共60余人参会。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原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江苏省民委副主任王在郑、扬州市副市长丁一等应邀莅会。中国伊协副会长王树理、达庆利,上海市伊协会长金宏伟,湖南省伊协会长张光耀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陈俊豪 《天风》2002,(2):55-55
主施恩,主恩典,广无边,心感谢,主爱中,主教侮,庆新年;记心间。一年中,主引导,四季分,走主路,主在中,主美名,撑乾冲;传四方。春光好,年轻人,大地新,心火热,花竞秀,敬拜主,草青青;传佳音。夏日和,中年人,吹南方,心踏实,鸡鸭肥,跟随主,牛马壮;树新风。秋光夹,老前辈,清朗天,心坚定,五谷丰,效法主,胜往年;处世珍。冬气寒,众圣工,水结冰,心分明,饰世界,为教会,洁而清;大献身。四时转,天父恩,古至今,与年进,世文明,爱父心,岁月新;日日升。常祈祷,从主命,勤读经,遵主道,神真理,事奉主,记在心;常自新。求圣灵,遇艰险,充我心,都消除,有罪恶,去忧虑,洗…  相似文献   
6.
徐晓鸿 《天风》2016,(9):24-25
原文:于是天题寺榜,额载龙书。宝装璀翠,灼烁丹霞。译文:于是皇帝亲自为景教寺题写了匾额,寺门上出现了御笔题词。宝贵的装饰光彩斑斓,有如闪烁着红色霞光。原文:睿扎宏空,腾凌激日。译文:皇上的题词宏大空灵,腾跃激荡如长虹贯目。原文:宠赉比南山峻极,沛泽与东海齐深。  相似文献   
7.
问题一:为什么《罗马弥撒经书》(2002),在主显节福音后,有宣告逾越节庆期的传统? 答:这传统非常古老,可追溯到主历第四世纪。当时,计算日子仍没有公认的日历,各地犹太人计算犹太逾越节稍有差别,而各地的基督教会,举行主逾越节的日子亦有不同,且有争论。  相似文献   
8.
三教论衡是儒释道三教之间冲突、调适、融合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戏剧关联者为即时即兴论辩的场景性三教论衡。此种三教论衡兴起于魏晋,至盛唐以后演变为皇帝诞节三教论衡。诞节论衡在服饰、脚本、伎艺、演出等方面,戏剧扮演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终在唐懿宗朝催生了三教论衡参军戏。诞节三教论衡与三教论衡戏,在内容、程式、风格、趣味等方面,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为皇帝诞节之贺寿庆生推波助澜。宋代以后,皇帝诞节不再举行三教论衡,但作为一种文化惯性,诞节论衡和三教论衡戏的一些构成要素和趣味追求在宋金戏剧中得以继承。宋金时期的优戏、三教戏、三教论衡戏、贺寿戏,以及其嘲谑取笑的趣味追求、结构明晰的关目设计等,都与诞节三教论衡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三教论衡对戏剧的影响,与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考察,为泛戏剧史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10.
后苍是汉代礼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儒学史上的第一位礼经博士,其学术活动历经武、昭、宣三朝。他制定《仪礼》十七篇次第,又校书讲礼,著有《后氏曲台记》。其弟子闻人通汉、戴圣参与石渠阁会议讨论,清代学者辑录的《石渠礼论》有闻人通汉材料七则;弟子戴德遵守其《仪礼》十七篇次第,并致力于丧服研究,著有《丧服变除》,又选辑礼、记等史料编为八十五篇的《大戴礼记》,有弟子徐良,传徐氏学;弟子戴圣重新拟定《仪礼》十七篇次第,并选辑四十九篇《礼记》,有弟子桥仁、杨荣;弟子庆普有弟子夏侯敬及庆咸,东汉曹褒传习庆氏礼,并参与朝廷礼制改革。后苍及其弟子的礼学传承,既促进了《仪礼》、《大戴礼记》、《礼记》等典籍的整理、形成和流传,又对西汉后期匡衡、师丹等人的郊庙礼制改革及东汉的朝廷礼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