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观赏植物以其多姿多韵的节律感、装饰性和丰富的色彩,装点了这个大千世界,以其特有的香气沁人肺腑,以它的保健作用过滤了我们的空气,又以其人文诗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
中国儒家经典文化典籍对世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兹拉·庞德倾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儒家经典文化。庞德《诗章》内容庞杂、内涵丰富,体现了庞德作品与中国儒家文化的深厚渊源,庞德的《诗章》等史诗架构与儒家的社会秩序性相通,庞德的功能论与儒家的正名论密切联系,其在儒家因材施教基础上推陈出新,庞德的道德仁爱与儒家的格物致知高度契合,庞德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解读体现在意象、联想、情感、审美四个诗化角度。  相似文献   
3.
李枫 《世界宗教研究》2012,(3):81-91,194
本文以冯至诗作为例,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折射出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思潮。本文认为:情感与想象力是连接二者的桥梁;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气质使冯至诗作与基督教浪漫主义话语产生了若隐若现的关联。由这样的一种关联,能够回溯至欧洲浪漫主义诗人与神学家们在构建"诗化神学"时的一些追寻与思考,本文据此提出:神学不必局限于高堂讲章,神学完全可以以诗意之思去开启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志福 《天风》2013,(11):40-41
本书是目前中国内地第一本队刘廷芳生平作系统追溯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德国浪漫主义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文学和美学运动,也不应简单地将其视为蒙昧的基督教世界观和唯灵论的复兴,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哲学根源.作为早期浪漫派的重要一员,诺瓦利斯揭示了启蒙世界观的内在问题,当人们接受完全按照量化和机械论的模式来解释其现象的自然,必将会导致异化和虚无主义的产生.诺瓦利斯将彼时正在逐渐形成的浪漫诗视为区别于...  相似文献   
6.
试论《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语》是儒家经典 ,也是文学名著 ,但《论语》的文学表现应是近诗而远散文 ,这是由其产生于春秋时代诗性文化的大背景下决定的。《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语言的诗化 ;2 表现手法的诗化 ;3 形象的诗化。《论语》的诗化正是其大异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卓越之处。  相似文献   
7.
怎样超越万物、摆脱物累和心累,抵达理想的自由之境?《庄子》提出了一个"游"的重要概念。游的过程,就是对空间、时间、义利、心灵、生死的超越过程。在这种过程和境界中摆脱物累、心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直抵物我两忘、天人一体的境界。这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入神入迷的境界,一种彻底的逍遥、无限自由的境界。在这种随心所欲、自由奔放的游历中,却能洞彻人生、宇宙的奥妙。这种没有任何外在目的的人生态度和境界,正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一种自由的境界、一种人生的至境。  相似文献   
8.
一、诗化的阐释 西方哲学家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审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1].那么由这种"不断探究自己的存在物一的人类所创立的各种科学不言而喻都会把直接或间接地"审问和审视"人的生命、生存状况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状况作为自己的宗旨与出发点.于是,每门科学自然也就成为了人类观察世界"审问和审视"自己生存状况的一个又一个窗口.从这个广泛的意义上说各类科学尤其是像美学、教育学、人才学等人文科学虽然其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但殊途同归,最后"审问一、"审视"的还是人的生命生存状况及其改善.一言以蔽之都是研究人的科学或曰人学.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宽容     
宽容是什么?有一个叫安德鲁·马修斯的人以诗化般的语句在他的《宽恕之心》一文的开头写道:“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确实,宽容是一种完美的心理外壳的展示,它往往会折射着人的处世准则和接人待物的良好品质。 经上记述耶稣在一个清晨来到圣殿,经师和法利塞人趁人多时候带来一个犯罪的妇女,向耶稣说起这妇人的犯罪过程,并列出砸死她的种种理由来试探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