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3年10月28~30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国心理学会总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  相似文献   
2.
一,在设计过程中转变自己 在传统的备课中,我们往往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牵,如何引,如何把知识点讲清、讲明、讲透。它的一大特点是“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因此,在讲的设计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缺乏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积极性、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备课时很少在激发学生情感上做文章,“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向儿童呈现合作和竞争两种分配情境,对150名4~6岁儿童在合作和竞争情境中面向不同分配对象的分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5~6岁儿童比4~5岁儿童能够主动分配给他人更多的资源;(2)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儿童分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分配情境和分配对象具有交互效应,即相比竞争情境,儿童在合作情境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朋友偏向效应;(4)在不同的分配情境中,儿童的分配行为理由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幼儿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单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0名小班幼儿和46名大班幼儿参加了实验,他们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结果发现:幼儿在无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能伴随学习到汉字,这表明,电视对幼儿的词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儿童都能同等程度地从电视中伴随学习到单词;词义的伴随学习受幼儿原有的词汇水平和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影响;词音的伴随学习只发生在词汇水平较高的幼儿当中,并且随着幼儿对目标词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词音和词义的伴随学习存在频度效应。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旨在探讨在我国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水平的影响,运用自然实验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三年级两个班进行实验研究,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n=35),另一个班为控制班(n=37).实验为期三个月。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组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对外界和体内的客观信息进行识辨、储存、评价、加工改造、选择结构并创造出新的主观信息的过程。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一个内部的精神信息活动的世界。人性所致的人的本能意识既确立了全部世界的对象化定  相似文献   
7.
词切分指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将词从句子或语篇中切分出来以促进文本阅读与加工的过程。本文对近20 年来汉语词切分研究成果总结发现:词间空格、词素特性、词意识、词汇预期均可作为词切分的依据; 汉语阅读存在词n和词n+1两种切分,两种切分过程中字词加工均遵循交互激活假设,切分词n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表现为字词同等相互影响,切分词n+1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更多表现为词汇加工影响字加工; 重叠歧义词切分遵循多重激活假设,其中被激活的单词之间的竞争机制符合竞争假设,左侧词汇在这一竞争中具有优势,此外,重叠歧义词的切分受到词频,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显著结果(如, p > 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 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 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 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 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 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 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 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 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 > 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 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 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 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 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词汇识别与记忆受到词汇之间语义联想关系的影响。鉴于自由联想方法建立词汇语义联想关系的局限性, 研究者们提出用共现联想法建立词汇之间的语义联想关系。本文对词汇共现频率视角下的语义联想效应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 语义联想的丰富程度和关联程度影响词汇的加工; 与少语义联想词相比, 多语义联想词导致P200波幅增大和N400波幅减小; 语义联想加工涉及的脑区主要是额上回和左内侧颞叶区域。未来研究需要探讨自由联想法和共现联想法建立语义联想关系的差异, 基于共现联想法进一步地探究语义联想的行为规律和神经机制, 并从共现联想的角度开展汉语语义联想效应及神经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存在5种假设, 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改进前人研究实验范式, 采用包含内源性回溯线索的颜色回忆报告范式, 进一步对这5种假设进行检验。在实验1中, 我们调控了线索与探测阵列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现不同时间间隔不影响无线索条件的行为表现, 而在正常线索条件中被试的记忆精度以及能记住的项目数量均优于无线索条件; 在实验2中, 我们对回溯线索伴随的干扰刺激类型进行控制, 结果显示, 在不同条件下记忆精度不存在差别, 但当回溯线索伴随干扰刺激呈现时, 被试能记住的项目数量会被降低, 降低程度受干扰刺激的类型调制; 在实验3中, 我们对伴随回溯线索的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进行控制, 发现虽然回溯线索效应仍然存在, 但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不会影响效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回溯线索的出现使得被试能够在决策加工前完成内部注意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避免了同时进行这两种认知加工与记忆表征维持本身竞争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认知阶段分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 对解决回溯线索效应产生机制的争议以及理解内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