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评分用语词义赋值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模糊统计试验方法对教师的六组定性的评分用语词 (符号 )进行了经验赋值。参加赋值的是 2 66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 ,六组评分用语词 (符号 )都是模糊概念 ,其中每种评分方式中处于最高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小 ,处于中间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居中 ,处于最低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大。词 (符号 )义的模糊度与评价的把握度呈现负相关 ,即词 (符号 )义越具体 ,模糊度越小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大 ;反之 ,词义越含混 ,模糊度越大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小。教师对各种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赋值受百分制的“及格—不及格”的划分的影响 ,受评分方式中等级数目的影响 ,即增加评分等级会减少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模糊度 ,增加赋值的把握度 ,还受评分用语词 (符号 )本身数量特征的影响。在各种评分方式中 ,评语词 (符号 )在心理量表上的距离是不等的。本研究的结果对教育评价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申命记》第6章3—5节出现两次“以色列啊,你要听!”,这是希伯来文语气很重的命令式词语,英文译Hear,O Israel,希伯来文读为:Shema Israel,前一个词Shema中译“示玛”,原文的含义是“你必须听”,代表听者必须“服从照办”,这也就是经文下文的必须“谨守遵行”(Observe diligently)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4.
许鼎新 《金陵神学志》2000,(3):41-42,49
上帝通过公元前8世纪何西阿先知的口传达一句极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  相似文献   
5.
量子测量实验显示部分经典逻辑规则在量子世界中失效。标准量子逻辑进路通过特有的希尔伯特空间的格运算揭示出一种内在于微观物理学理论的概念框架结构,也即量子力学测量命题的正交补模或弱模格,解释了经典分配律的失效,它在形式化方面十分完美,但在解释方面产生了一些概念混乱。在标准量子逻辑进路之外,赖欣巴赫通过引入"不确定"的第三真值独立地提出一种不同的量子逻辑模型来解释量子实在的特征,不是分配律而是排中律失效,但是他的三值量子逻辑由于缺乏标准量子逻辑的上述优点而被认为与量子力学的概率空间所要求的潜在逻辑有很少联系。本文尝试引入一种新的三值逻辑模型来说明量子实在,它有以下优点:(1)满足卢卡西维茨创立三值逻辑的最初语义学假定;(2)克服赖欣巴赫三值量子逻辑的缺陷;(3)澄清标准量子逻辑遭遇的概念混乱;(4)充分地保留经典逻辑规则,特别是标准量子逻辑主张放弃的分配律。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扩展博弈上,给出了多值逻辑的语义赋值博弈的一般框架,避免了博弈者在多值逻辑的语义博弈中声明无穷对象的问题;然后通过Eloise赢的策略定义博弈的语义概念——赋值,证明了多值逻辑的博弈语义与Tarski语义是等价的;最后,根据语义赋值博弈框架对经典逻辑进行了博弈化。  相似文献   
7.
胡晓光 《法音》2001,(2):17-20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内容表征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极其模糊的问题,即心理表征中的语义内容是如何实现的,而从我们的个体经验可以知道,没有内容的心理表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探讨表征中的语义赋值机制,是当前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提出了语义分段累积加载模型(以下简  相似文献   
9.
在可能世界语义中,如果根据是否含有模态算子而将一个点上为真的公式分为两类,那么可以认为不含模态算子的公式描述的是当前点的信息,其它公式描述的是其它点的信息,以及当前点与其它点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点上命题真值指派的比较,我们可以在可能世界语义模型上定义出一种状态相似性。本文构造了三类刻画状态相似性的模型,并给出了分别刻画其中两类模型的完全的系统。本文最后讨论这些模型在时态逻辑和信念逻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情绪形容词词义的模糊赋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凤四海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4,36(6):704-711
353名大学生被试用模糊赋值方法对表示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的48个形容词的强度和复杂度作语义经验赋值。结果表明:①强度和复杂度是两个不同的情绪评定维度,两者间的情绪形容词模糊语义赋值结果没有必然联系。②在强度和复杂度赋值上,各词的取值基本符合人们日常对这些词所表达情绪体验的理解,性别的量表值存在较大一致性。③男、女生在赋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词位次和把握度的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性别差异的情绪经验及个体差异有关。④大学生情绪形容词模糊语义赋值的把握度总体上都较高,各词的语义在两个维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⑤根据各词强度赋值隶属度数据计算的模糊距离测度和Phi方关联测度得到了四类形容词相似的聚类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