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宝仪 《天风》2012,(1):10-11
伟大的使徒保罗尚不夸口自己的成就,但愿我们各人都能有一颗谦卑的心,不僭越上帝的位置,在各样大小的事情上,将主权交还给上帝,怀着恭恭敬敬的心来到上帝面前.听候上帝对我们各人的差遣。经文:腓3:12-14中国谚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诚然是我们计划来年方向、订立目标的良机。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着手计划来年的侍奉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环境控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干预与环保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描述了前工业社会中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型,阐述了环境控制系统的概念以及区分环境政策发展过程中不同逻辑阶段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把环境控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干预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其中,第四阶段(阶段D)的特征是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系统的核心管理任务.只有这个阶段是可持续的,因为这个阶段存在完全循环和资本的环境和谐型积累.努力推进我们的社会整体进入干预的第四阶段十分紧急而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即将到来的环境灾难.我们怎样才能促使这种转变呢?本文试图向大家介绍七种途径,这七种途径能够促使环境保护在经济系统中的内部化.最后,文章还阐述了环保集群的概念.环保集群的意思是不同领域环境保护者的积聚与协作.更强有力的环保集群的形成对于环境保护通过七种途径在经济系统中的内部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标准参照测验及格线设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Monte Carlo模拟实验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及格线设定研究的模拟实验思路,即:将专家的主观判断视为概率事件,对专家判断过程中的各种误差的概率分布做出合理假设,依据项目反应理论模型模拟得到专家的主观判断,然后采用重复抽样手段获得专家设定及格线的误差分布,据此衡量及格线的修复能力。文中给出了实例演示.文末讨论了模拟实验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了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在时兴音画,把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结合成新的传播。在这里,我们设立影像动漫栏目作为沟通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中介。而且影视与音乐,现在也是美化大众生活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高三复习中几种常见的误区 1.教学理念的误区:背离素质教育,走向两个极端。2.目标设定的误区:忽视基础知识过早“抓人放小”、轻视知识底蕴,过于讲究技巧。  相似文献   
6.
曹缪辉  王太高 《学海》2012,(4):129-135
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主要集中于中央。这种相对集中的立法配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会导致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缺失,无法满足服务型政府的需求,而且还有碍市场经济中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同时,支撑这一制度的有关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不充分,值得反思。因此,需要对行政许可设定权的立法配置进行重构,适当扩大地方立法以及行政机关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并且构建起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7.
预设路径模型(Fixed-links modeling)是在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发展出的用于分析心理学实验数据的统计模型。该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根据前期理论基础和实验设计,通过预先设定模型中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因素载荷矩阵实现对显变量方差的拆分。因素载荷矩阵的设定主要基于实验水平与所表征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选取相应函数来表征不同实验水平之间的变化趋势。该模型在表征工作记忆、注意和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及揭示不同认知过程的具体联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许可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爱平 《学海》2003,(5):105-110
公民、法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以自由为原则 ,同时 ,应当弘扬自我负责和内在限制。行政许可作为现代行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他律手段 ,若要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应当符合公益、适度、成本效益等一般标准 ,并且坚持市场调节优先、社会自治优先、民事规范调节优先、行政干预方式从缓等特别标准。科学、合理地设定行政许可 ,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平、公开、便民、效能、责任、诚信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徐法超 《现代哲学》2005,(2):102-106
无论再现论还是表现论的文艺观念,都肯定文艺活动的想象性质,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理解文艺活动的区别特征。而这也同时产生了论证想象活动的真理性的要求,只不过在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和符合论真理观念的限制下,对想象理解还包含着许多内在的困难。本文试图说明这些困难,并指出由西方现当代人文主义哲学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谢裕伟 《哲学研究》2022,(9):118-127
“存在神论”是康德用来刻画传统形而上学中一种思想机制的术语,这个机制从根本上说是由“实在性”这一存在论概念与“绝对必然存在者”这一神学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并不能仅凭自身而直接构成对这个机制真正的批判,因为它对“绝对必然存在者”的适用性并不是自明的。我们从康德1770年代的笔记中可以看到,他逐渐与存在神论分道而行的关键点在于,用“感性的实在性”取代了“设定的实在性”。本文尝试以历史性的和体系性的分析表明:唯当康德通过对“设定的实在性”和“绝对必然存在者”两个概念的反思而完成了对存在神论机制的整体批判时,“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在反驳存在论证明上的效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