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曲学家吴梅任教北京大学,当时,唱曲儿还被传统学问家视为小道末技,北大聘请吴梅讲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连北大的大学者黄侃也非常不满,两人曾经在酒醉后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还有一次,黄侃讲完课,发现吴梅坐在教授专用沙发上休息,于是怒问: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梅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凭元曲。  相似文献   
2.
讲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纠错、分析、概括、提升的过程。小学数学评讲课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课型,教师几乎每天都要上评讲课,它占用了教学过程六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在评讲课中,学生的作业、测试的试卷是评讲的主要内容。然而,许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往往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老师讲得多,讲得累,但是方法不科学,结果是事半功倍。本人通过观课、调查、走访老师和学生,发现小学数学评讲课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常有这种现象:教师讲课风格幽默,题目讲解深入,知识拓展广泛,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也有的教师讲课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学生也听得轻轻松松,题目似乎也明明白白,可是,问题一旦稍微变化一下,却无从下手;也有的教师课堂有问有答,课堂十分热闹,但是考试成绩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还有的教师能够做到例题精讲,训练学生各种变式,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技巧,但是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运用建构主义的一些积极的观点来分析一堂数学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变了以往单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灌输式学习方法,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利用互帮互助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班级里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改变了以往这些学生一上课就想睡大觉或人在心不在的现象。同时,也使课堂教学达到一种高效课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学生不赋予社会的期望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次,听一位企业家讲课。企业家讲到这样一道题:用1元钱能买两个桃子,用两个桃核能换1个桃子。假如你有1元钱,能吃到几个桃子?当然是3个,这连一年级小学生都算得出来。企业家却说,他能吃到4个桃子。4个?怎么可能吃到4个桃子呢?企业家说:当吃完3个桃子后剩下1个桃核。这时可以先向卖主借1个桃子,吃完后就有两个桃核了。把两个桃核还给卖桃子的人,不就还了1个桃子吗?  相似文献   
6.
那么多年的学生岁月,那么多的老师在生命中来来去去,却有那么一张脸,一直在时光深处微笑。那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四十岁左右,她讲课与众不同,虽然课讲得生动,却极少笑,似乎总是不开心的神情。初一下半年,我从乡下中学转到县里,一到新学校,正逢期中考试,于是便仓促上阵。几天后公布成绩,考得很一般,不过也挺让老师们吃惊的,因为当时农村的教育各方面都很落后,觉得我学成这样着实不易。  相似文献   
7.
胡敏,永远穿一件灰色或淡黄色的衬衣,衣领紧扣,讲课条分缕析,令人沉醉。1995年,他在国际关系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就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阅读理解,却让许多学生喜欢。1997年被公派到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