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90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0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过去了.在春节的举家团圆欢庆中,你思考过它的社会意义吗?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整个道德教育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 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1):39-39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利用国庆假期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区神长教友。2008年9月28日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风尘仆仆到达成都后,即听取四川省天主教“两会”关于汶川地震对全省教会灾情和自救的汇报。四川省政府宗教局余孝恒副局长、李兆全处长就有关四川天主教灾后重建等问题,同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早期儿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 ,当计算机刚刚开始引入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时 ,有关计算机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就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论。Haugland(1997)指出 ,“在过去的 12年(1985 - 1997)中 ,人们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室中的计算机对儿童发展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和益处。”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 ,计算机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这种情况下 ,关于年幼儿童使用计算机的“利弊之争”有所减弱 ,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开始向如何扬长避短、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于早期教育方面转移。尽管如此 ,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28~30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国心理学会总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  相似文献   
6.
李键 《心理科学》2003,26(4):766-767
图式通常指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并被看作一种心理结构。但是,这种心理结构是什么层次上的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心理学上的看法却很模糊。因此,探讨图式的心理结构层次及其形式,明确图式的心理定位及内涵,尤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2年8月16日,"庆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门户网站开通"仪式在中国伊协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副会长洪长有、杨志波、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北京神州纪维计算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生,中国伊协全体职工以及参与中国伊协门户网站开发建设的北京神州纪维计算机有限公司员工参加了开通仪式。洪长有副会长主持开通仪式,郭承真副会长兼秘  相似文献   
8.
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he)。因此,青少年的成长即是在四个方面增加力量,即增加认知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左芙蓉 《孔子研究》2014,(2):54-58,11
西方传教士于近代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他们面临诸多障碍,而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障碍之一。为了达到以基督教代替儒教的目的,他们进行了诸多改变儒教的尝试,也因此与儒家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对耶儒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考察这一转变及其成因不仅有助于理解近代中西文化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对当今世界的宗教对话、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采用了一种研究儿童理解不精确量词的经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四岁至十岁儿童理解数量词“几个”、“很多”的发展特点。结果提示:儿童对两个数量词的理解与实验给出的论域(数量范围)关系密切;数量词“几个”比“很多”较早被年幼儿童所理解。其发展特点:四岁至十岁儿童在[0,10],[0,20]范围上,均能较好理解“几个”;六岁以上儿童只能在[0,10]的范围上理解“很多”的词义;四岁儿童则表现出把“很多”与“全部”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