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案例是针对一名男性大学生由于同性恋而引发的一些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而进行的咨询。在咨询过程中,主要使用了精神分析疗法,结合认知疗法和人本主义理论。经过咨询,求助者因同性恋引发的痛苦和困扰得以缓解,情绪状态明显好转,达到了咨询目标。通过对这位大学生的咨询,证明精神分析疗法结合人本主义、认知疗法对同性恋者进行咨询与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认知疗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以及其治疗的基本过程。并进一步小结它在临床上的,尤其对抑郁症治疗上的显著疗效。最后指出认知疗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希望可以被整合进入认知心理治疗中。咨询实践也证明,将希望理论与先前基于症状减少策略的认知疗法整合,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帮助其建立力量感并增加长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界定希望的概念;将希望模型与相关模型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在认知疗法的不同阶段运用希望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为一例生活事件引起的,以焦虑情绪为主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认知疗法,纠正求助者错误认知,消除了求助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电视公众人物,每天凌晨三点满脑子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心。她来寻求我的帮助时,我问她:“你都担心什么呢?” “有一百一十件呢。所有我应该做的,能够做的,或者必须做的,还有可能会出现的任何事情。一整天我都被担心困优着,晚上还会出现更大的忧虑.’ “发生过什么糟糕的事吗?” “没有。没出现过大的问题,但我还是担心,这使我精疲力竭。” 担心过度对成千上万的人来说是一种耗心费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担心都不好。有效的计划是以可预见的问题为基础的、你需要计划。但是担心过度是有害的,也是不必要的。过度的担心是一…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8.
本案例是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学习统计,实验有点吃力,担心自己做不出科研成果。从而压力大,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是位"笨"女孩。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来访者为服刑人员王某。改造表现:减刑前一直较为平稳;最近几个月以来,王某获得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减刑10个月,余刑1年7个月,对减刑结果十分满意,但是没过多久,求助者出现焦虑紧张情绪,认为自己出监后能做什么工作?家中只有一个堂弟和自己亲近,出去后左邻右舍看不起,出现了烦躁、焦虑、头部不适、失眠,交往中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经过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咨询师与求助者约定,采取认知疗法,辅以放松疗法治疗,通过3次咨询,协助求助者消除焦虑情绪,减轻思想压力,放松心情,改善了求助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与治疗技术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之一。本文主要对今年来认知疗法的整合性发展,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