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类文明开始,展示设计就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地跟随着时代变化、丰富和更新。很多有关展示设计的书籍都以单纯的某种艺术设计形态来阐述观点,但如果从文化、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分析展示设计,其涵盖和囊括的内容则十分广泛。为此,现代展示设计应将成为学习、应用和研究相关领域的人们驻足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葛小燕 《美与时代》2015,(1):111-112
植入式广告是将企业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视觉符号,甚至是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或电子游戏等各种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再现的形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目的。视觉符号在植入式广告中主要是以图像视觉符号、文字视觉符号和色彩视觉符号等具体形态出现的。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使视觉符号在植入式广告中发挥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城市的建设应该是整体的和统一的,然而对于个体受众来讲却是无序的和冷漠的,个体受众无法从宏观的角度去感知城市的价值与魅力.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关注城市形象的建设,将CI战略植入城市形象建设中来,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识别系统,将对城市形象的确立与塑造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立体视觉的心理物理和VEP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物理试验是研究立体视觉的主要方法。70年代VEP开始用于体视研究,并取得许多结果。由于VEP信号复杂,这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使用心理物理试验和VEP对比方法对体视加以研究。我们的结果是:VEP波形中第一个正峰与刺激图形的亮度有关;N_2峰和P_3峰的潜伏期对判断体视存在与否有重要价值;本试验确定N_2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40ms—28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290ms—310ms;P_3峰潜伏期在体视存在时约为280ms—310ms,无体视存在时约为340ms—360ms;体视存在时的VEP与无体视存在时的VEP的互相关系数小于0.1;有体视的VEP其功率谱密度在8Hz附近有一峰;心理物理试验中使用强制选择得到的结果从VEP波形比较中可以确认是可靠的;有体视的VEP其N_2和P_3的潜伏期随视差变化呈现规律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阅读时的注视和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同  彭聃龄 《心理科学》1993,16(5):309-311
  相似文献   
6.
在微机上编制能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DRDS),亮暗类棋盘格和随机点背景三种图形刺激的软件.记录了34例正常人在这三种刺激下的VBP.其结果为:(1)DRDS刺激下的VEPN1波潜伏期为265±25ms,基波能量占总交流能量的63.2±18.9%.(2)亮暗类棋盘格刺激下的VEPN1波的潜伏期为190±22ms,基波能量占总交流能量的39.2±19.6%.(3)随机点背景刺激下的VEP波则为一些杂乱的小波.结果提示:动态RDS刺激下的VEP除在潜伏期方面具有特异性外,并在谐波的能量分布上也具有特异性,且客观性更强.根据这些特征有助于对立体视觉功能进行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西传统绘画各自从属于截然不同的视觉节选系统。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本能视觉节选自我超越的方向,从而确立起各自的绘画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文字类标志设计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只有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才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字型设计精良,组合巧妙的文字能使人感到愉快,并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反之,则使人看后心情不悦,视觉上难以产生美感,甚至会让观众拒而不看,这样难以传达出作者想表现出的意图和构想。  相似文献   
9.
预览搜索中的优先选择解释机制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按照时间进程分析了视觉标记机制、新刺激出现自动获得注意的机制和时间分离假说,结合预览搜索的时间阶段和相关研究提出了主动非抑制假说,并对预览搜索的不同时间阶段可能涉及的解释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