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人是一块活着的磁铁,这个比喻虽然简单,却耐人寻味。要理解这个比喻,可以从两则故事说起。先说一则国外的。从前,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一个人在路边摆摊卖热狗。他有点耳聋,因此不听收音机。因视力不好,也不看电  相似文献   
2.
懒人用长线     
年岁渐长,视力愈差。家里有现成的针线包,却不想打开,因为打开也是白搭,大眼对小眼,就是穿不上针啦。要用针线了,就去楼下的裁缝店,请眼神明亮的小徒弟给我穿一根专用线。机灵玲珑的小徒弟善解人意:阿姨,要不要把线留长一些,这样可以多用几次。不要。线留长了,不利索,不好用。我制止。懒人用长线。每每这时,就想起这句话。这句话是我娘在世时常常挂在嘴边的。显然,我娘不赞  相似文献   
3.
张艳 《天风》2008,(5):14-15
属灵的眼睛是指能够清楚知道神要我们所做的事,从神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不过,这种属灵的洞察力很容易被蒙蔽,自我的欲望,兴趣和目标都会阻碍属灵的视线.恢复属灵视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服侍神,定睛在神身上可使眼睛明亮.  相似文献   
4.
打开那扇窗     
她出生才3个月的时候,医生诊断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就算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这等于宣告她一辈子都将是瞎子。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习俗:谁家生了盲孩子就是上辈子缺了德。这让父母很丢脸,商量再三,决定遗弃她,幸好姥姥及时赶来把她抱走了。10个月大时,姥姥带她去  相似文献   
5.
卡车驾驶员的夜间视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YJS—II型夜间视觉检查仪对238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的95%上限值为59.67秒;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的年龄阈值为40岁;事故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故组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较长,表明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差是引起夜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的选拔,安全教育以及制订预防夜间交通事放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亦明 《中国宗教》2012,(8):78-80,86,87
2012年6月1日下午,一小队从上海出发的慈善爱心人士到达美丽的拉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拉萨盲童学校的师生义诊。在随后的短短两天时间里,他们先后为57位师生进行多方面的眼科检查,确定了其中有些孩子可以通过手术或者康复训练,恢复光明或者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张丽芳  李永在 《心理科学》2002,25(4):493-494,505
盲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标准,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大类,但由于习惯上称视力残疾教育为盲教育,其教育对象也就统称为盲童。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有视力残疾者755万,其中0—14岁的有18.1万人,其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在容易产生的心理缺陷中,孤独感是盲童非常典型的心理特点。由于与外界交往较少,容易形成内向性格、自卑心理及消极生活态度,但是国内盲童研究却较少注意盲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对盲童的孤独感缺乏深入的探索。因此,盲童孤独感应该作为心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加以探讨,这对我国的盲童教育工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明莉莉  胡学平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47-2160
人类嗓音作为听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了大量副语言信息以帮助识别个体身份, 尤其对于盲人而言, 视觉面孔经验的缺乏使得嗓音信息成为其感知对方个体特征的主要来源。通过结合正常视力者和盲人在嗓音选择性加工和嗓音身份加工方面的研究, 尝试揭示普遍的人类嗓音加工模式以及盲人特异的嗓音加工机制。此外, 与视觉面孔加工相关的梭状回脑区也参与并卷入了两类人群的嗓音加工任务, 以此为基础梳理的视听整合模型和基于去掩蔽效应的跨模态重组假说, 为这两类人群嗓音加工神经基础的差异性提供了相应的解释机制, 未来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探究盲人的嗓音加工策略, 以及考察左侧颞上沟/回脑区在嗓音加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刻骨铭心的打击,发生在1991年。由于写作过度,左眼突发视网膜剥落。医生要我立即住院。非常遗憾的是,虽说大夫尽了力,可是手术不成功,我的左眼几乎完全丧失视力。医生对我发出警告:放弃写作,改做别的用眼不多的工作。要不,另一只眼睛也保不住!对于我来说,放弃写作是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迷恋网络会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生理上,电脑显示器的辐射会造成其视力下降;在电脑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颈椎和腰椎的发育等等;更严重的影响是其心理上的。由于迷恋网络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同时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既然对青少年而言,网络弊大于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青少年在网吧流连忘返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