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法国1968年5月运动给予福柯行动的机会和思索的资源。他以这次运动为对象和参照,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权力理论和革命理论,回应了人们对“新哲学家”和“新政治”的呼唤。福柯以微观权力为对象,分析了现代社会的规训机制,试图以此探讨现代社会的反抗策略。对于革命,福柯始终怀有极大的热忱,但他在1968年5月运动中的行动表明,福柯在本质上是一个新的无政府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杨生平 《哲学研究》2012,(11):78-83
<正>权力是现代政治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解释权力的产生与运作,对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建构尤为重要。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奠基人之一,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在《性史》与《规训与惩罚》等著作中,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权力的产生与特点;它对我们深入开展权力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对传统权力观的批判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说:"如果要建立这样一种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以便保障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辛劳与土地的丰产为生并生活得很满意,那就只有一条道  相似文献   
3.
王奕 《美与时代》2013,(8):28-30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无所不在的大众媒介以深厚而强势的力量影响着大众的物质与精神选择,它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报刊、广播、书籍、电视、电影还是互联网所形成的一系列同质化形象深刻植入受众消费心理,从而建构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理想"男性形象。在消费时代,大众媒介使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气质逐渐成为符合消费社会内在逻辑的消费对象,使  相似文献   
4.
福柯区分了司法型权力和规训型权力.他指出规训型权力建构了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严格"规范".人们在这种"规范"下,虽然看似有一系列的自由,但是实质依旧无法获得自主性.因此,我们需要重申古代精神.在古代的语境下,各个层级和身处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对自己有严格的规范.他们表面上是被束缚的,但是在这种自我约束后,却是由于他们真正的自由.并能由此发展出一种健康的社会构架.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时代,人口、资本、信息、技术等在全球各地更加快速地流动、聚集、消散,"灵活"的身份使主体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形成新的共同体,但主体仍无法逃脱本土的家族制度、文化制度对他的限制。香港是受全球化影响巨大的地区,在跨境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在香港的跨境合作电影中,香港的本土文化仍旧是香港影片特有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学科规训的视野下分析医学人文教育,解读现代意义的“学科规训”与医学学科建制,分析医学学科规训对人文精神的遮蔽及对人文教育的驱离.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缺失现象,在教学理念、教学实践、考核机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探寻突破医学学科规训局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孟飞  冯明宇 《世界哲学》2023,(1):100-107
韩炳哲基于对功绩社会的审视构建起精神政治学。他试图以功绩社会中“他者的消失”和“否定性的消失”为由拆解生命政治学话语范型,却继续与生命政治学产生微妙关系。尽管韩炳哲对众多生命政治学者予以批判,但他也存在对生命政治学的隐性继承与偷偷挪用。韩炳哲没有走出生命政治学,其精神政治学实际构成生命政治学的当代延伸。他力图掩盖精神政治学与生命政治学的理论关系,却使精神政治学在基本理论层面语焉不详。从生命政治学的理论缺陷及韩炳哲对它的批判失真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仍是现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相似文献   
8.
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作为戏剧理论史上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其思想渊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7世纪确立于法国,随之在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反叛下走向衰落.通过检视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戏剧思潮具有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特点,它或成为规训,或引发反叛,起因只在于人们对待它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学科规训制度是一种知识生产与专门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整合性制度,在某一知识门类学科化发展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我国诸多大学纷纷成立心理学系,并开始着手建设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在这方面,中央大学心理学系成为了当时学科建设的桥头堡,它们的探索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学科规训制度存在某种契合。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武德的发生背景和自身特质为研究出发点,认真剖析武德诸多具体内容的分属范畴,提出武德从构架上应分为两个部分,即承继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部分(共性部分)和根据其自身暴力性特点所形成的规训性部分(个性部分)。其中共性部分直接延续了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以健行与厚德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而个性部分则根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划分为个人行为规训与社会行为规训两个部分。通过对传统武德的二元分层构架,旨在使武德的诸多具体内容各归其位,功能、价值各正其源,进一步提高武德体系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