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白 《天风》1995,(5):23-24
福音兴旺、得救人数日增的当今教会,愈来愈多有思想、有文化的青年,带着特有的活力与朝气虔诚礼拜、热心事奉。教会在肯定、珍重他们的同时,还须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他们更好地献身事主。笔者所在的教会。  相似文献   
2.
新月 《天风》1995,(3):24-25
我曾经结识过一位弟兄,他的经历是一个美好的见证,让我永不能忘怀。一闭上眼睛,他就浮现在我面前,让我激动不已。 去年八月的一天,我和一位弟兄到沂蒙山区的一个乡村教会去讲道。礼拜结束后,一位老大娘建议我去看望一位弟兄,我同意了。  相似文献   
3.
孙琪 《中国宗教》2020,(2):70-71
一碑刻,泛指镌刻有文字的历代碑、碣、造像碑、经幢、摩崖题记、画像石等,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碑石有灵,石墨镌华。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碑刻的典型形制开始确定,碑刻逐渐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特殊的制作和材质,碑刻是保存历史文献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成为历史的见证。同时,碑刻具有丰厚的艺术性:除了最引人瞩目的碑刻书法艺术之外,古代工匠们广泛地运用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还创造了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且传承悠久的图式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4.
李恩 《天风》2012,(2):54-5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茁壮成长的农村教会呈现出荣神益人的可喜局面。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会众多义工的默默奉献。今从义工的美好见证百花园里采撷一枝,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天津天后宫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也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筑群,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和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语家喻户晓,反映了天后宫早于天津设卫建城100多年的事实,揭示出妈祖文化与天津的深厚渊源。作为妈祖第一官庙,天津天后宫的影响力辐射南北,延及内陆省份,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相似文献   
6.
安信义 《天风》2012,(5):65
经文:赛40:22;伯26:7,38:14地球这一庞然大物,悬挂在空中,不停地绕着太阳转。虽然中世纪宗教权威们不肯承认这一点,但先知以赛亚早于哥伦布2000多年就在圣经的《以赛亚书》第40章中提到了"地球大圈",预示了地球的球形,而更早于以赛亚的《约伯记》一书,在第26章和第38章中也明白无误地记着地球是悬在空中,并且旋转。今天,这已经是人类的共识,无需争论,这里所要谈的是奇妙莫测的地球本身。  相似文献   
7.
王艾明 《天风》2011,(8):39-41
<正>中国教会正在成长中,各样的教会传统随着开明的宗教政策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也逐步重新出现在各处教会崇拜和管理之中。可以说,尊重传统作为一种人类经验和实践固有的原则,普遍地存在于社会、文化、精神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基督教自然也不例外。传统与创新,也由此而一再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范畴,进而为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提供指导建议。中国教会目前正处于需要理论思考的时刻,需要有效地总结过去  相似文献   
8.
刘军 《中国宗教》2021,(2):46-47
雍和宫是清朝的皇家寺院,由于地处京畿的先天优势和皇家寺院的特殊身份,其建筑上悬挂使用的匾额,具有数量多、种类丰富、形制规格高等鲜明特征,是佛学理念、文学理念、书法艺术、装饰艺术等的完美结合.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来看,雍和宫的匾额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是佛教中国化在寺院建筑方面的体现与成果,是清代佛教中国化进程和样貌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董延谅 《天风》1996,(2):18-19
历经一个多世纪(约123年)历史,合计已有七代基督徒的村子在全国可能不算太多,而被称为福音村的青岛市郊南北岭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夏乐玉 《天风》1996,(3):18-19
位于长江北岸、南京西郊的江浦县,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而这个县中的众多基督徒所表现出来的爱人如己、作盐作光的美好见证尤为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