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元1451年,21岁的土耳其国王穆罕默德二世率领20万军队攻打日渐衰亡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虽然君士坦丁堡只有8000名守军,但因其两面靠海,连接陆地的两面有水深170米的护城河拦阻,加之城墙坚固,尽管土耳其军拥有威力强大的石臼炮,但只能给城墙造成损伤,却无法将其摧毁,而他们采取的挖地道战术也被守兵用炸药破坏了。  相似文献   
2.
谭世宝 《佛学研究》2004,(1):134-139
慧能开创的南禅宗成为后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佛教。但是净土教也在中国佛教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明清以来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剖析,认为所谓“禅净兼修”是南禅宗的唯一出路,净土教则借此兴起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特别是如果没有净土教的兴起,则整个中国佛教都会随着禅宗的衰亡衰亡。净土教既复兴了中国禅宗,也为中国佛教提供了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6,(5):207-211
清教主义产生于宗教改革时代。16世纪后期,清教分离派脱离国教会,清教运动兴起。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格兰后,清教运动形成高潮,并直接推动了英国革命的进程。但在复辟时期,轰轰烈烈的清教运动突然衰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清教的激进主张和政治化倾向不再适应革命后英国寻求政治妥协的现实需要;二是清教的分裂与内斗,大大削弱了清教的整体力量,给王党等外部势力分化瓦解清教运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复辟时期议会与君主实行的宗教政策沉重打击了清教运动。总之,清教运动的衰亡既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