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客体回溯范式,以客体预览利化效应(object specific previewing benefit, OSPB)作为指标,考察表面特征线索对客体保持的作用。实验1使用双向隧道创建时空线索不明确的条件,研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的作用。实验2使用单向隧道使时空线索明确,研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与时空线索一致、冲突情境下的客体保持。实验1和实验2均出现了OSPB效应,且实验2冲突情境的OSPB效应低于一致情境。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线索不明确的条件下,仅凭表面颜色特征线索就能实现客体保持;在时空线索明确的条件下,时空线索是客体保持的主要线索,同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2,8(4):13-18
通过 3个实验 ,分别研究了样例的不同编码对消除由于表面概貌和表面对应变化对原理通达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作用以及样例学习中原例概化的形成阶段。实验结果表明 :样例解题步骤的子目标编码有助于消除由于表面内容变化对原理通达带来的消极影响 ;子目标学习使学习者在样例学习阶段就形成了关于原理的概化。  相似文献   
3.
本试图从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中的强化理论这一角色,在描叙进城农民工人际交往中乐于与老乡互动,而和城里人疏远的特点的基础上,来探析进城农民在城市中的人际交往心理。  相似文献   
4.
春风 《天风》2016,(5):15-17
正经文:太6:25—34"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在众香国里,百合花是常被今人喜爱和称赞的一种花卉。然而在古代的以色列地,这种花却经常生长在荒郊野外无人关注的地方。表面上看,它们是卑微的、渺小的、无用的,  相似文献   
5.
材料模式与认知负荷对小学生类比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莫雷  邹艳春  金素萍 《心理科学》2000,23(4):385-389
探讨学习材料不同模式和学习过程不同的认知负荷对小学生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的影响.包括两个分实验.实验1探讨学习材料的不同组织模式对小学生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的影响,两组小学生分别学习模式化与非模式化的材料,然后完成迁移程度远近不同的四类测题.结果表明,非模式化条件下完成远迁移题目的成绩显著优于模式化条件下的成绩.实验2探讨小学生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类比推理学习的迁移效果,两组小学生分别在高认知负荷与低认知负荷情况下学习类比推理的材料,然后完成上述四类测题.结果表明,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完成远迁移题目的成绩显著优于低认知负荷条件下的成绩.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类比推理的学习来说,非模式化、高负荷的学习更有利于促进迁移,支持了积极反应理论.  相似文献   
6.
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庆林  徐展 《心理科学》2000,23(2):207-210
本研究以小学儿童为被试,证实了在策略提示条件下解决规则发现(合取规则和析取规则)的类比问题时,任务难度和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策略的迁移的重要因素,并且发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在问题解决时主要使用单维检验策略,多数小学儿童缺乏较强的元认知监控.  相似文献   
7.
该著融汇了欧陆哲学、分析哲学、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来探讨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的必要条件,它包括解构与建构两个维度。就解构的维度而言,作者提出对意义进行彻底的解本质化,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们并不需要某种共享语言或是去建构某种共享语言来进行跨文化沟通;尤其重要的是,作者首次揭示出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是虚假的对立立场,两者皆受到理想语言预设的负面影响,只是理想语言对于前者是单数,而对于后者是复数。就建构的维度而言,作者主张所有的概念(除了少数例外)都是家族相似概念,从而都具有通过跨文化延拓而获得新的内涵的可能性;在比较哲学讨论中所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应当联系人类彼此可以辨识的生活形式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关于两项样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报告的分析与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光华 《心理学报》2004,36(2):240-246
对两项关于样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的报告进行了逻辑分析,指出了Ross的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莫雷等的 “表面概貌对原理运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中的逻辑欠缺,进而给出了莫雷等的结论“样例与作业问题表面概貌的相似性,不仅会影响原理的通达,而且也会影响原理的运用” 尚不足信的断言,所以只能继续维持Ross的“表面概貌是否相似不影响原理的运用”的结论。最后明确了莫雷等实验研究应该采取的正确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于地表斜坡的知觉是非常不准确的,通常表现为对坡度估计过高。但是,研究发现,在以行为的方式对坡度进行模拟时,所模拟的坡度值却与实际坡度基本一致。这种面对同一视觉线索出现的视知觉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即为坡度知觉中的“知觉-行为分离”。本文回顾了影响坡度知觉的各种因素,涉及视觉线索、认知判断、感觉通道、生理状态以及报告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坡度知觉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维  蔡笑岳  曾苑霞 《心理科学》2011,34(2):398-401
研究学科领域知识丰富性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表征过程中信息表征层次的特点。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5类等式为材料,62名初二学生参与实验。结果:两组被试对表面和原理特征一致的等式产生明显的错误再认;对表面特征不一致等式的错误率明显减少。无论原理特征是否一致,两组对表面特征一致等式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别,但在正确率上丰富组的更高。说明,两组均以有序的系列加工方式编码信息,优先编码表面特征。贫乏组对原理特征的编码干扰表面特征的加工,因而原理特征被丢弃。丰富组加工表面特征则无干扰现象出现,两种特征均能作为再认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