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长权 《学海》2022,(6):19-30
差序格局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某些圈层更加硬和实,另一些圈层则更加软和虚,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期服、大功服和缌麻服这几个“节级”的特殊性。同时,差序格局中的各圈层也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某些圈层“悬浮”于己身所在圈层之上,某些圈层则下沉到这一平面之下。差序格局具有“尊尊”维度,是一种立体性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表达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表面来看,这是对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论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两者有着重要差别。在理论面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主要指向道德主体经过修养所达到的主观精神境界,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主要是在“以太”“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的客观存有层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指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始终坚持“仁”的特殊性和差等性,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将“仁”理解为消除人我之别的无差别平等。造成两者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宇宙论根据的不同:理学的万物一体论是建立在宇宙造化生生不息的基础上的,差异性是造化之必然,也是统一性之前提;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以均质无差别的“以太”作为宇宙本原,由此无差别同一才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亨迪卡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他将“我思”论证同戏剧作类比,指出“我思故我在”中的两个“我”属于不同的辨别系统.这种跨越不同辨别系统的推理并不一定能成立,因而笛卡尔的论证中有潜在的问题.但借助电视里真人扮演自己的现象以及命名关系这一“概念事实”,亨迪卡论证了“勒内”可以证明“笛卡尔”的存在.亨迪卡最后指出,这种戏剧类比理解之下的笛卡尔论证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分配接受者的角度考察当面对不公平分配时,关系对象的性质是否及怎样影响与公平相关的认知、情绪、行为倾向与行为。结果表明:(1)关系性质影响了公平感受和情绪。(2)关系通过公平认知影响不公平拒绝的行为倾向和拒绝行为,通过情绪影响拒绝行为而不影响拒绝倾向。(3)在引发了高不公平感和高消极情绪的情况下,对高等级关系对象的拒绝倾向和行为都远低于其他两种关系对象。  相似文献   
5.
秦团结 《宗教学研究》2002,36(1):137-141
李通玄的三圣圆融一般是指文殊、普贤、佛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不可分割;从整个《新华严经论》看来,三圣圆融是一种表法,其所表示的佛法具有灵活性,即不只是用来说明三圣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圆融的思想所表示的种种佛法都是心的体现,即法不自生,因心而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本文认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的实质是心的圆融。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个2(成功与否)×2(提示与否)×2(题型)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解决和差应用题的表征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比较应用题的表征相类似,小学生对和差应用题的表征也存在着直译策略和问题模型策略;(2)不成功组解题者在表征和差应用题时倾向于运用直译策略,而成功组的解题者更倾向于运用问题模型策略,这导致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列式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不一致题型上表现得更明显;(3)在读题前给以“请注意理解这道题的意思”这样简单的提示,对不成功的解题者对和差问题的正确表征并不能起到作用;(4)成功的和差应用题解题者和不成功的解题者在列式正确性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差等——平等结构的特质及其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会表现出差异与同一矛盾并存的结构特征。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差异—同一矛盾并存结构,表现为人格差等—经济平等的互补融合,这种社会文化结构容易造成社会发展资源的巨大内耗。  相似文献   
8.
上帝的路     
陈美玲 《天风》1995,(2):43-43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情境与互动:人际互倚及其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菊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28-835
人际互倚理论主要关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依附关系。文章介绍了互倚理论的历史发展,论述了人际互倚理论发展中研究方法的改进:从结果矩阵到转换细目表。方法的改进推动了重视情境的人际互倚情境模式的发展,使人际互倚理论从研究静态人际互倚关系转向研究动态人际互倚的转换过程。该文还对人际互倚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就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的辨别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色差识别的量值△E随目视评价的等级不同而异;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与色党正常者在非彩色表色辨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明度等级上、下限的变化对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的非彩色表色辨别存在影响,这种影响与明度的级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