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主教认为,人和世界都是天主的创造物和恩赐,因而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应以天主的意志为标准。据圣经所载,天主在西乃山与以梅瑟为代表的以民立了旧约,以后又借基督与全人类立了新约。新旧约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的双边盟约,而尤其是新约使全人类成了天主的子民,新兴的以民,天主成了我们新选民的天主,他将赐予我们全面的救恩。而天主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新约中的福音精神,即天主十诫之中的爱主爱人或爱国爱教。而保证这一双边盟约实现的重点,就我们基督徒来说,无论是对天主,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在于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2.
60年来中国的伦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伦理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研究成果非常丰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文明建设做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社会的变化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关注这些资源,将为伦理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已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巨大的共鸣,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包括我们道教徒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开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把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严格要求”自古以来就是教师的行为准则,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没有积极的情绪情感作基础,“严格要求”就有可能成为良好师生关系的障碍,甚至是教师犯错误的根源。本强调了新时期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必须具备的情感性前提。  相似文献   
5.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故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严以积功累行。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戒经》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  相似文献   
6.
7.
话说座右铭     
人们为了“明其操守,显其志趣”,以便自警自勉自励自戒, 于是置铭文于座右,此谓之座右铭。首创座右铭者,当推1800年前的东汉书法家崔瑗。崔氏曾因手刃其仇人而入狱,后幸朝廷大赦才重获自由,痛定思痛,遂写下一段自戒之辞:“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崔瑗在座右铭中所追求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尊道贵德”是道教根本信仰的行为准则,道教并认为修行者如不讲“德”,既便在其他方面修得再好,也不可得“道”。而知足、寡欲、清静、宽容则是修行者修“德”的主要内容。《道德经》曰:“上德若谷。”就是指有道德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心量就如同空谷一般可以涵盖、包容一切。《道德经》又曰:  相似文献   
9.
立德育苗     
所谓师德就是每位普通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要把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今天之所以探讨当代道教玄裔应具有的行为准则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为树立新时期的道教形象而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宗教儒、释、道三教中,道教曾一度以不敢为天下先而甘居其后,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似乎成了某种定势,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只需要顺其自然,而无需有所追求。但今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情都在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