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沈剑英 《法音》2007,(5):43-43
因明是一门古老而艰深的学问,它是佛家吸取“外道”的论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尤其是印度中古逻辑之父陈那所缔造的新因明,更是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东归,传译了新因明,开汉传因明之滥觞。其时奘门弟子研习因明蔚为风气,诸大德更竞造文疏,盛于一时。然而好景不长,因明即随着慈恩宗的衰落而式微,犹如“山僧独在山  相似文献   
2.
同品和异品是因明学体系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是解读九句因和因三相的一把钥匙,是确定新因明论式逻辑性质的前提条件.学术界已经存在的三种相关定义,为人们理解同品和异品提供了程度不同的启示,但均存在尚需完善之处.从内涵角度而言,同品是指具有所立法性质的事物,异品是指不具有所立法性质的事物;从外延角度而言,宗之前陈是否应当属于同品或者异品,在立量之际立敌双方对此意见分歧;但实际上,宗之前陈或者属于同品或者属于异品,二者必居其一,这是因明论式具有自悟和悟他功能之需要.这种视野下的同品和异品,可以解决九句因的归类以及九句因和因三相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