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素良 《天风》2012,(9):47-47
天吹清风葡萄园,开卷有益硕果满。福音活页使命传。人在旅途神相伴,  相似文献   
2.
任霞 《天风》2012,(11):23-24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经文:利19:9-1 0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在1857年完成的名作《拾麦穗》:画中展现的是十九世纪的法国农村,收割过后的麦田,  相似文献   
3.
这些日子,我的思绪竟然一直为一只坛子所牵动。还是上个月的事,周末去江心洲葡萄园摘了好些葡萄,一颗颗玲珑剔透,状如宝石。葡萄园主人说,这是优质的红提,美名红宝石,生吃好,做葡萄酒更好,甜而香醇。于是买了10斤回家,自酿葡萄酒。  相似文献   
4.
周文江 《天风》2002,(6):12-13
雅歌书2章15节:“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圣经里常用葡萄园来代表神的教会、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个人的内心。小狐狸常代表罪、试探以及异端邪说等。小狐狸是在葡萄树正在开花时,来毁坏葡萄园,这种破坏性更大,直接影响葡萄的收成!  相似文献   
5.
河南圣经专科学校于2012年5月17日上午,召开校务会议,促进神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推进神学教育事工。三个年级的班主任汇报了本学期每个年级班务开展情况。专科三年级作为建校以来首个三年制的毕业班,定期召开班会,针对同学的具体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互帮互助;专科一年级建立了本班宿舍考评制度以及班委评比办法;专科二年级班建立了本班试讲制度,并为同学们推荐优秀基督教读物,配合不定期的专题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唐校长对三个年级的班务管理作了充分的肯定。他希望每位同工积极进取,做好神学教育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心竭力,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7,(8):62-62
以色列考古学家诺尔玛·富兰克林博士(Dr.NormaFranklin)称,发现了《列王纪上》21章中描述的拿伯葡萄园存在的证据。考古学家用激光技术分析了来自耶斯列地区的数据.他们在耶斯列发现了酿造葡萄酒的器具,以及100多个凿在基岩上的葡萄酒瓶形状的凹坑。他推测葡萄园建于公元前300年.而与拿伯在这里生产葡萄酒的时间相吻合。根据圣经记载.拿伯在耶斯列有一座葡萄园,撒玛利亚王亚哈羡慕拿伯的土地.王后耶洗别通过谋划审讯剥夺了拿伯的财产。  相似文献   
7.
玛窦福音第21章第33节至第43节,记载了主耶稣讲述的一个“葡萄园”的比喻。 在这个比喻中,每个人物的喻意都很清楚:“葡萄园”是指以色列,“园主”是指天父,“园户是指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园主派遣来的”使者。是指天主派遣来的历代的先知,园主派遣来的“儿子”就是指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8.
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 “有一个人曾将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内。他来到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便对园丁说:你看,我三年来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你砍掉它罢,为什么让它荒芜土地?园丁回答说:主人,再容它这一年吧!待我在它周围掘土,加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话,你就把它砍了。”(路:三十,6—8) 耶稣时代的犹太地区,无花果与葡萄是两种较普遍也较珍贵的果树,因为它们繁殖力都很强,尤其是无花果,一年往往能三次结果。但问题是当看它们种在哪里。若种在缺水的荒凉地带,无花果也会结果。但果子…  相似文献   
9.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16,(9):54-55
正旧约中的《雅歌》,是一首长篇爱情叙事诗。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书拉密的美丽村姑,全诗以细腻的笔法和真实的情感,叙述了书拉密与其恋人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的曲折历程。近日再读《雅歌》,我被1章5节至6节的一段宣言所吸引:"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然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棚,好像所罗门的幔子。不要因日头把我晒黑了,就轻看我。"特别是"我同母的弟兄向我发怒,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