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在唐代贬谪诗人与佛教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代贬谪诗人提升着佛教茶文化的品味。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政治人物与文化名流,他们对佛教茶文化的参与行为本身就是对佛教茶文化品味与影响力的最佳品牌宣扬;其次,他们对消费高端与基层的茶文化内容进行相互的传播;第三,他们的诗文给佛教茶文化蓄积了持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艾茶 《佛教文化》1995,(6):37-39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对茶与佛教之间的因缘亦多有传说。茶与佛教的关系中当属与禅宗的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日两国历史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撷出几片小叶来,浅谈一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与禅之关联。  相似文献   
3.
丹丘、丹丘山、丹丘子、丹丘生、丹丘羽人……是古诗文和道家文献经常提到的,尤其是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隐士陆羽(733-804),先后四次在<茶经>和<顾渚山记>中引述<神异记>提及丹丘子,余姚人虞洪遇丹丘子获大茗的故事因此广为茶人熟知.专家、学者对丹丘子各有见解,有些则明显有误.综合多种文献,笔者以为丹丘子是众多仙家道人的通称或别号.  相似文献   
4.
道教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不仅契合道教道法自然的教义,而且在道教养生医疗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更是道教斋醮科仪中重要的祭品和法器。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约战国末,人们开始饮茶。道教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饮品,在水质上,茶天然地契合道的特质。从陆羽《茶经》到明人钱椿年的《茶谱》、张谦德的《茶经》,各种茶典皆以山水、泉水为佳,此取道法自然之义。  相似文献   
5.
居家之乐     
我寻常少交友,以读书写作度光阴,居家过日子。赏心乐事者有四:与老伴闲聊,接儿女电话,读朋友文章,品乡亲野茶。  相似文献   
6.
杨春霞 《美与时代》2014,(3):134-134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素质现状,结合中国茶文化中的审美情趣,探讨如何通过中国茶文化教学,使中职学生感受到茶艺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自信心,改善集体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张琳 《佛教文化》1995,(3):43-44
中国人饮茶自传说神农尝百草时起,迄今已有三千年左右了。茶起初为药用,后为饮用,饮用方法经历了盛唐时期的光大、于宋代上升达到了品赏的境地。历经明、清两代后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宫廷、僧侣、文人墨客、庶民百姓无不饮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奇葩。  相似文献   
8.
由于饮酒喝茶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以它独有的魅力得到人特别是中国人的青睐,与诗词歌赋,礼仪交往、舞剑挥毫、怡心寄情、铸金制陶、煮水觅泉、赏月观花等雅兴相结合,以及与婚丧嫁娶,奠基上梁,祭祀结拜、开业庆典等民风民俗融汇在一起,产生出中国特有的“酒化”和“茶化”。而今,中国步人市场经济,化市场也热闹非凡,鱼目混杂的局面也就逐渐形成,几千年来作为中国国粹的酒化和茶化,有时觉得其中真正有益的传统化内涵被挖劫一空,只留下散发出铜臭味的躯壳,早已成了各种市场交易的附庸。  相似文献   
9.
黄幸平 《天风》2016,(9):48-48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传统,西汉时就有国人饮茶的文献记载。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是国人从礼仪到精神品质的重要体现。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中国茶品种繁多,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等应有尽有。茶叶,是上帝赐给人的一份美好礼物。饮茶,既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贾静 《中国道教》2011,(4):20-22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渊源颇深。尤其是道教繁荣发展的唐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僧人也多受道教思想影响,而唐代也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歌发展的光辉时期。所以,道教、茶、诗歌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唐代诗人、茶人群体身上有诸多表现,比如李白、温庭筠、李商隐、皎然、卢仝等人。作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的皎然,虽属禅门中人,也深受道教思想文化的熏染和浸润,在其表达茶文化思想的主要方式——茶诗中体现了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