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启蒙论的代表人物萧萐父先生以构建中国现代性为问题意识,走进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深处,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近四百年的学术思潮、社会风习、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为中国有着自己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而提出这一启蒙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根芽和结合点。只有以这一历史结合点为逻辑起点才能真正寻求到中国现代性的源头活水。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试图在更为广阔的学术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学说。通过追寻萧先生早期启蒙说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理路,以对话的视角来分析早期启蒙论的理论特质以系统阐释这一理论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佛言祖语     
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是三昧三种:欲界、未到地、初禅,与觉观相应故,名有觉有观;二禅中间,但观相应故,名无觉有观;从第二禅乃至有顶地,非觉观相应故,名无觉无观。  相似文献   
3.
池见酉次郎和他的《东西方心身医学综合论》大连大学(116622)韩耀辉池见先生1915年诞生于日本福冈。他在就读于九州大学医学系时患有肠激惹症候群,深感当时的西医疗法不能奏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鲜为人知的心身医学。1951年,他有幸去美国明尼苏达...  相似文献   
4.
杜雏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修订增补版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在原书基础上所做的修改与完善。本文试从文章结构框架、内容思想、意义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先生著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中国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 ,在纵览科学发展的历史 ,观察科学发展的轨迹基础之上 ,天才地应用了“范式”(paradigm )理论来解释科学发展与科学革命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其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革命 ,在科学界、科学史界、哲学界及其它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范式理论不但在科学规律认识上有大气如虹的方法论功能 ,而且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创造上有其独特的规范和指导意义。本文就范式理论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1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库恩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发展模式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分析矛盾的方法论述了中印佛学心性论的区别、来源及其命运,并对密宗、禅宗提出了新的看法。印度佛学创立于公元前五世纪,在印度国土上延续了近一千七百年。然而到公元七世纪,它已达到顶峰,自是以后便走向衰微,至公元十三世纪初,几于绝迹。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9.
目次一、关于翻译及作者二大乘小乘、三、檀波罗蜜四、尸罗波罗蜜五、■提波罗蜜六、毗梨耶波罗蜜七、禅波罗蜜八、般若波罗蜜九。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性善论是关联着天而言的,人性之善必须关联着天才有其绝对性与超越性。荀子讨论人性没有关联着天,故荀子的人性论无论是什么形态,都逃不了性恶论的窠臼。但荀子又欲以性恶论使人达致圣人,于是,他的道德动力便成了问题。荀子要解决道德动力问题,就必须向孟子的人性论和心论靠近,尽管这在荀子是不自觉的,但思想的理路必然如此。由此证明:性善论是唯一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