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的印记     
高中那段时光,我住校读书。高一刚开学不久,父亲和别人合伙做山货生意被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住校意味着食宿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自从家里生意被骗后,好多时候我都为这笔开销发愁。还好,学校允许农村来的孩子带米上学,早中晚烧开水的时候帮着蒸一盒饭。每天早中晚我把米洗好,送到锅炉房,等到开饭的时候再花5毛钱打一份素菜,一顿饭也就这样过了。有些时候为了省钱,干脆从家里拿些咸菜……  相似文献   
2.
微语录     
1幸福不是你开着多么豪华的车,而是你能开着车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的爱人有多漂亮,而是爱人的笑容有多灿烂。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的喝彩声有多热烈,而是在你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千万别倒下"。2读书多,方恨少。一本好书,要读懂,却不易。好书都是迷宫,你要按图索骥,读懂一本书,却要另外再读十余本书,以此类推,如杂乱的线团,你想理顺它,却越扯越多。对于那些清如白开水  相似文献   
3.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治良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7,20(5):441-445
0引言九十年代初之前,关于意识与无意识记忆加工的分离研究大多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意识加工而另外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无意识加工。比如,外显记忆任务如回忆与再认被认为反映了有意识的控制加工,而内障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测验,反映了记忆的无意识影响。尽管记忆研究者们经常认识到这个前提过于简单,但是由这一前提而发展的任务分离说,在整个八十年代由于其能较好地反映出内隐记忆加工特点,从而引发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意识加工可能影响内隐记忆任务,同样无意识加工可…  相似文献   
5.
祖父     
祖父卒年八十三岁。我因不在祖父身边生活,所以对祖父了解不多,真正地认识我的祖父是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 在一个清风徐送、人寰寂静、冷月高挂的夜晚,祖父因突发病住进了医院。当夜医院便下了“病危通知单”。 月光透过笼照在大地上的烟尘,使整个世界略显灰蒙、清冷。祖父安祥地躺在床上,我忍住心痛默默地站在祖父的病床前。深病中的祖父已骨瘦如柴,憔悴而苍老的脸上失去了生命的光泽,  相似文献   
6.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情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早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1902 年,梁启超就意识到国民素质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兴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他发表《新民说》,提出我国国民应清除奴隶性,培养民族主义和尚武精神,敢于竞争、进取,把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重塑新型国民。这些论断对当今提高国民素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民族学与宗教学双重比较研究发现,不像其他民族、宗教,汉族及其宗教都是很难说清的,即不仅汉族的族源问题与特征问题难以说清,而且汉族的宗教认同也远比其他民族宗教难以说清。在学界,很少有人把汉族与汉族宗教联系起来。但从民族与宗教的相互关系视角,能够更好探明二者的渊源。用宗教阐释汉族的渊源,能使人豁然开朗。汉族的族性与汉族的宗教性是互为因果的,汉族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多元宗教信仰,多元宗教反过来造就了后来汉族的多元文化属性,使其能够吸收更多周边民族的精华,变成更大更为多元的民族,这是汉族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根本原因之一。汉族及其宗教根源在于早期汉族并未塑造创世说,造成上古时代创世说的空白,对汉族宗教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是汉族发生学意义上的宗教渊源。  相似文献   
9.
面孔认知研究表明, 人们识别和再认自己所属群体(如种族、性别、年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群体面孔的成绩。近年来围绕面孔识别的这种自我群体偏向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者提出了知觉经验说和社会认知论两种理论来解释其认知加工机制, 而类别化-个性化模型和双路径模型则是将两种理论分别加以整合提出的新解释。研究者还对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任务等因素对自我群体偏向的影响。提升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研究的生态效度, 构建整合性理论模型以及加强跨文化和本土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季磊 《周易研究》2022,(6):53-61
“卦主说”是王弼在《明彖》中提出的一条重要解《易》体例。学者或以“卦主说”包含“二体说”,或以一卦有二主,皆是不明“卦主”内涵。“卦主说”的基本原理为从“卦体”中确定“卦主爻”,再由该爻统摄卦义,进而在此时境中理解各爻之义;其确立原则为找一卦之“中爻”或“少爻”,并以前者为主。“二体说”是以上下体之义明卦体,不属于“卦主说”,而是处理特殊情况“卦体不由乎爻”,且各体之义也以一爻为主。虽然王弼注文并未全尽各卦卦主,但很多卦的卦主其实可以根据此原理推断出来。孔颖达为调停讼卦注文中疑似存在的矛盾而提出的“一卦二主”说是错误的,讼卦卦主只有九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