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菩萨唯识止观”的具体操作过程。整体而言,此乃结合唯识观与菩萨行的一种修行模式;其在大乘菩提心及六度四摄的基本前提下,运用唯识止观“以楔出楔”之实际操作,除遣凡夫自心所生之虚妄分别及虚假影像,直至其心无分别、无所住为止。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在老家算是半拉木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父亲师出无门,所有木工活儿的手艺皆属自学成才。而让我曾一度颇为不解的是,父亲虽不以此为业,但却颇喜欢置办工具,锛凿斧锯,样样俱全。如此一来,倒是大大方便了四邻八的乡亲们。谁家要是锯块木头、安个锄把啥的,便会很顺脚来我们家借。每每父亲不但笑脸相迎,而且一旦遇到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和一窍不通的主儿,还会连人带工具一块被"借"走。  相似文献   
3.
意雯 《天风》2018,(6):56-56
”与“得”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生难题,人心总是贪婪的,仿佛拥有了比所需更多的东西,就会让人有安全感。可是,“总有一天会用上”的日用品,有多少沾满灰尘,放到过期?想有时间再看的文章、链接,有多少最终被遗忘,白白占着空间?囤积不仅是经历过贫苦的年长者才有的习惯,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年轻人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4.
文溪 《佛教文化》1993,(4):32-33
在寺院中巡礼,所见塑像最多的,除佛陀之外,便是菩萨和罗汉。十八罗汉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但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也曾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呢?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求索精神和坎坷遭遇呢?恐怕较多的人们还是仅仅将他们看做一些远离尘世的无情无感的“圣者”而已。读了下面的十八则介绍,或许可以使您在重新见到他们时,能增加几分亲切,几分钦敬。  相似文献   
5.
李晨 《五台山研究》2023,(4):22-27+33
佛教典籍的“”(upeks.ā)具有多种含义,说一切有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受、行无量。参考梵、巴、汉文的相关文献,对这三种“”的契经源头,及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中的定义和争议,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归纳出三种“”的含义特征,并揭示说一切有部在此概念上与其他部派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方旭东 《现代哲学》2012,(2):103-107
本文通过考察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揭示道学的实践之维。文章依次分析了程颢、程颐、吕大临和杨时对科举取士的议论,指出:程颢提案的要点在于以学校代替科举,与王安石的三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集中揭露现行制度的弊端,其言辞对宋英宗不无触动;吕大临对选举制度曾有系统构想,具体做法既吸收了程颢、胡瑗等观点,同时对现实做了一定妥协;杨时总结了熙宁科举改革的得失,认识到三法的不足,对前科举考试的资荫为官方式给予了肯定。二程及其门下在选举取士问题上的议论,既有对现实制度的激烈批评,也有参酌古今而做的制度设计,由此可见道学之为实践智慧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佛教(汉传与南传)、耆那教的记载并且参考印度与中国学者的相关著述对沙门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及思想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其中重点论述、分析了富兰那·迦叶的无作为论、婆浮陀·伽旃那的七元素说、阿耆多·翅钦婆罗的无作为论与散惹耶·毗罗梨子的怀疑论。佛教与它们共同构成沙门思潮,一方面它们与婆罗门教形成对立并互相斗争,另一方面沙门思潮各个教(学)派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斗争。佛教正是在与其它诸种学说、思潮的碰撞、斗争中不断壮大丰富自己,从而发展成为世界宗教的。  相似文献   
8.
9.
10.
萨尔吉 《法音》2003,(7):17-22
一、问题的提出吉藏在其《三论玄义》中写道: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毘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昆勒门(此云箧藏),四者非空非有门?坏冒闳舴奖阊济牛蚨橛屑Qв诳彰牛蚨榭占QЮダ彰牛蚨橐嗫找嘤屑QХ强辗怯忻牛蚨橛蕹章邸!盵1]吉藏这段话引的是龙树的《大智度论》,但有所改动。原文只提到了三种法门[2],吉藏加上了一个“非空非有门”。至于说吉藏这样改动的依据何在,这里不是我讨论的对象。我感兴趣的是其中提到的阿毗昙门和昆勒门。在《大智度论》中,“昆勒”被写成“蜫勒”,关于蜫勒正确的写法及对应的原语,有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