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宽以待人     
佛家有句禅语叫“舍得”,舍得,是文化的精髓;舍得,是亘古的哲理;舍得,亦是随心而生的生活禅学。鸣蝉舍弃了外壳,因而能自由高歌;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雄蜘蛛舍命求爱,因而得以繁衍后代。自然界弱小的动物以其超凡的智慧昭示我们:只有舍,才能得。  相似文献   
2.
论美学的哲学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萍 《现代哲学》2001,(3):30-35
二十世纪美学流派有一共同趋向,即拒斥思辨哲学,舍弃传统的形而上研究方法,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门具体经验科学的角度来探讨美与艺术的问题。然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却不无遗憾地看到,抛弃了形而上方法之后,美学的状况并未因此而变得好起来,甚至相反,今天的美学要么纠缠于相对整个美学学科体系无足轻重的某个具体艺术经验问题;要么在美学重大理论问题上左冲右突,不得要领。较之过去的美学理论并无多少起色。美学研究究竟可不可以绕开形而上的哲学?这个问题已关系到美学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跟从与舍弃     
陈志华 《天风》2014,(11):55-55
在耶稣短暂的传道生涯中,其周围一直不乏跟从者,为求吃饼得饱的人有之,为观看神迹奇事的人亦有之,然而真正明白做门徒代价的人却寥若晨星。有一次,一位文士信誓旦旦地对主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但听罢主耶稣"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的回答后,便再也不见其踪影。或许,另一位跟随者在以上的对话中略微明白了跟随主耶稣的代价和牺牲之大,便对主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邓安庆 《世界哲学》2006,(3):108-111
本文仅对甘绍平教授《究竟是“无本质”,还是“无根据”?》一文中值得讨论的几个观点作了回应。  相似文献   
5.
不要为我哭     
小芳 《天风》2005,(3):31-31
耶稣被加略人犹大出卖,被祭司、文士、法利赛人陷害,被无知的百姓抛弃,经过先定了案的所谓审讯,最终被罗马法律判决钉十字架。从两个方面来看耶稣的受难,首先从耶稣自身的角度来看,耶稣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父所受的命令。"(约10:18)耶稣是生命的主,他为了救赎我们,甘愿舍弃自己的性命。其次从出卖、陷害、抛弃耶稣的人,以及审判耶稣的罗马法律来说,是否因为耶稣的甘愿舍命而成为无辜呢?当然不是!面对一个不辩解、不抵抗的无罪之人,更显出背叛者的无耻,陷害者的阴狠,抛弃者的冷漠,罗马法律的无能。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石油大亨默尔因患心力衰竭症住进汤普森急救中心,病愈出院后,他卖掉了自己几十亿美元资产的公司,并将所得全部捐给了慈善和卫生事业,自己则移居到乡下颐养天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善于舍弃     
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什么都要选择,更需要在选择中学会舍弃,什么都不愿意舍弃的人其结果必然是对生命的最大舍弃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8.
中华圣母     
圣母玛利亚既然是天主之母,教会之母,世人之母,也就成了中华之母。天主耶稣来到世界上是为救人的灵魂,我们的救主基督不愿意丧失一个人的性命,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得救。正如福音所载,耶稣说:“不是无病人的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需要医生;我来不是为了拯救义人,而是使罪人悔改。”救主耶稣不会弃舍任何人,因此耶稣不会舍弃中国教会,更不会舍弃中华儿女。圣母玛利亚是耶稣救赎工程的偕同教赎者,圣母也一定像耶稣一样眷顾中国教会,爱中华儿女,保护中华儿女都能战胜三仇,稳度人生。保持忠贞纯洁的信仰,在追随耶稣指示给我们道路…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