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认识论、实践论、心性论三个层面论述了道家气思想对气韵本乎游心这一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性影响,归纳出道—气—心—性—德—虚静—美的命题,认为虚静之心无论对于宗教修炼还是艺术创作都是根本的起点和最终的极境,人之身心正是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到道家之道、道教美学之美、内丹之仙、中国艺术之气韵。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伊斯兰教第二次代表会议于1989年3月21日至23日隆重举行。来自12个县区的11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省伊协会长马惠亭阿訇恭诵了《古兰经》首章,市伊协名誉会长马兰亭阿訇致开幕词,与会代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为上届归真的理事作了“堵阿宜”。会议期间,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代表们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市伊协工作报告;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市伊协章程。会议经过民主协商,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应印尼总统苏哈托阁下邀请,于8月6日至10日,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此期间,于8月8日,由两国外长代表两国政府在印难写都雅加达签署了关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的备忘录;决定自是日起中国和印尼恢复两国间的外交关系。我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亚太地区两个大国结束过去、开始新的一页,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以承诺为主题的两难推理故事探查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有关发展制约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和调节友谊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表现出阶段结构的发展模式,我国儿童的发展具有某种跨文化的普遍性,也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涛 《哲学动态》2012,(11):57-64
亚里士多德10卷本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和8卷本的《政治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持久吸引力的话题。如果两者分别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主要著作,那么在他那里,伦理学与政治学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两门科学?如果这18卷书构成一套著  相似文献   
6.
在《思维与智慧》这片沃土里,生长着一棵棵至真至善至美的大树。每棵大树都向大自然释放着新鲜的空气,净化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思维与智慧》里的园丁们辛勤地劳作,精心地管理、呵护这片大树。棵棵大树都是优良的树种,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美。园丁们心地善良,她们给小树苗以优越的成长空间,把小树苗栽在向阳的位置。倾心地帮助小树苗更好地成长,并陪伴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她们清楚地知道小树  相似文献   
7.
虚室有余闲     
庄子把杂念丛生的心灵称之为"有蓬之心",意指心灵中塞满了蓬草,这个比喻既尖酸又辛辣,实在是痛快淋漓。庄子又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心灵虚静了,智慧也就诞生了;智慧诞生了,人就有了福祉了。人所有的福祉,皆来自于人的慧根。而人的慧根,实在是源于一颗虚静的心灵。竹子凌风舞蹈,自在逍遥,因为它的心是虚的;水能随物赋形,自在逶迤,处众人之所恶,也实在因为它不把自己太当回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的  相似文献   
8.
沈岚 《中国道教》2012,(1):27-30
正在《淮南子》一书中,其理想人格的代表是真人,真人优游于世,超越生死并具有无限能力。"故闭四关则身无患,百节莫苑,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本经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  相似文献   
9.
德福一致是中外哲人探讨的千古难题,难就难在人们希望德福一致,但又缺少证明其一致的理据.康德在分析批判以往哲学家有关德福的说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神学提出他自己的至善论的解答.反思康德的这一解答能够发现康德的至善论求助于神学的原因及其逻辑上的问题,由此可以从非神学的路径,从厘清幸福概念以及存在论和目的论的视角来解答这一难题,并揭示康德至善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势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佛经和中国民间,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和信仰却呈现出多样性.我们尝试从大势至菩萨的名号、本缘故事、佛经和各种造像资料、民间传说以及现代净土宗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推崇中,探究大势至信仰在中国的形成与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