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秦汉时期的男女观和制度,“房中”词义的衍变,阴道著作和阴道家,阴道佚文的内容等四个方面,对西汉阴道作了考述。指出:乐而有节是阴道的主要原则,怡情养性,健康长寿是阴道的主要目的。而“房中术”一词不是道教创造的,也不为道教所垄断。  相似文献   
2.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在应对危机时,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国韬 《心理科学》1993,16(6):344-348,378
本研究根据我国初中生的实际编制了一套测量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自陈式量表。该量表由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因素两个分量表构成。行为表现分置表包括主动性、行为策略和坚持性三个子量表,心理因素分量表包括能力、兴趣、目的、知识价值观四个子量表。测题分析和测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用于鉴别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自组织理论的进化观的若干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自组织理论的进化观的若干要点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包含飞一、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的不足柏格森指出,对高度复杂的生命组织和机制的解释,活力论者借助于机体内在的神秘莫测的有机“智能”,而机械论者借助于各种诸如自动控制机器的模型,但仍离不开外...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自组织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女大学生同性竞争与社交网站发布美化自拍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外貌比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同性竞争量表、身体外貌比较问卷和美化自拍量表对463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后,女大学生同性竞争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站美化自拍行为,且这一预测作用受到外貌比较的调节,即只有低外貌比较的女大学生其同性竞争水平可显著预测其美化自拍行为。该结果对理解和干预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站行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易经》卦图的意义是什么?历来研究者均见仁见智。笔者试图从存在物的存在方式以及人对存在物进行认识时的认识方式这种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视点入手,对卦图的意义作以解释。本文认为,《易》之符号一、一是一种参照系构架;而《易》之卦图则是一种内参构架;至于“太极”范畴,已有自参构架的性质了。如此,可以对《易经》的哲理的逻辑进展有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12,(4):25-27
媒体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人称之为"第四种权力",对保持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媒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观点,即媒介自身比它所传播的内容对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更具有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班级团体依恋问卷、自悯量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编学业满意度问题对65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当代初中生对其所在班级的团体依恋和自悯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自悯在班级团体依恋和学习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学业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之后,(1)班级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2)自悯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3)自悯在班级团体依恋焦虑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班级团体依恋回避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从班级团体依恋和自悯的角度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在当代中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还是共享者都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自主性价值,这种自主性的伦理意蕴同时意味着自媒体有利于推动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个体的人格尊严构成了自主性道德的本质所在,这意味着主体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自我选择的道德主体性的觉醒。然而自主性道德并不意味着自媒体运行的毫无限制,无论自媒体信息发布主体的自律性行为还是公共价值对自媒体运行的限制,都已经内在地包含在了自主性道德之中。自由与限制乃是有机的统一,关于自媒体的伦理价值的判定都应当以这样的基本原则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