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黑格尔将集体主体描绘为:它从事着一种实践的、有目的的筹划、从事着为了完全的自我理解而跨时代的斗争。在那种尝试中,集体主体被其自我意识的一致性之中的一系列不一致性所驱动向前。这些断裂是实践矛盾的体现。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现动机的现实性。正是在这种实施中,自欺这种断裂才会显示自身。  相似文献   
2.
论诚     
曹刚 《道德与文明》2006,1(2):37-41
诚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诚的内涵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它体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在历史中展开的辩证法。如果说传统社会更强调做一个真正的人,近现代社会更强调真正地做一个人,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里,应该强调真正地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3.
论"自我"的自欺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晓芒 《世界哲学》2009,(4):110-117
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当对象看、同时又把对象当自我看的意识,但对象和自我本来是不同的,因此自我意识里面包含一个自欺结构。这种结构从形式逻辑和日常意识来看是自相矛盾的,必然导致无穷后退并引出一个上帝;但从辩证法来理解则正是主体的能动性之源。这种有意识的自欺使人生成为艺术,但也体现了人性的“根本恶”,能够调解这种自相矛盾的只有忏悔。忏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深入的无限过程,只有在这一反思和怀疑的过程中,人性才能越来越真诚。  相似文献   
4.
佛祖言语     
竺法护 《法音》2007,(6):1-1
佛告宝女: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诳一切众生。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社会赞许反应:社会个人互动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时,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实验控制和统计控制。我们在本文中提出另一个观点。通过回顾近期的相关文献,我们指出: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反映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人们在相应的文化要求下,以不同的自我呈现方式来加强他们追求个人目标的动力。这种社会、文化与个人的对话历程乃研究文化—心理关系的核心课题。用实验或统计方法将因这个历程产生的变量从跨文化数据中剔除后,所得的结果便只有微薄的文化意义了。因此,我们反对将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噪音。相反地,我们认为跨文化研究者应认真地分析社会赞许反应的社会文化意义,以社会赞许反应作为一个窗口,管窥社会、文化与行为相生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林 《孔子研究》2015,(2):96-107
朱熹晚年对《大学章句》"诚意"章多有修订。他放弃了原来把"毋自欺"理解为要人在几微毫厘处做工夫,以求达到十分为善的思想,而最终把"自欺"理解为人知道应该为善以去恶,但内心所发之意念有所不诚的心理状态。朱熹对"诚意"章的修订,理顺了诚意、自欺、自慊、慎独之间的关系,使"诚意"章全篇文义通畅无碍。朱熹最终把《大学》经文"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中的"诚意"注解为"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