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姜歆 《中国宗教》2018,(7):76-77
回族剪纸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茶余饭后,坐下来拿起剪刀,静体会心灵与纸面的接触。剪纸也悄无声息地成为回族群众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回族剪纸以窗花、墙花的形式妆点着生活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推崇的真善美、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语出《周易》的《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把“君子之道”作为“人道”的代表。《周易》是专门研究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为“人道”源于“天道”与“地道”,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其实,天、地两道都是围绕人道的。人生于世,必将面临自我如何成长、与他人如何相处的两大关键问题。《周易》旨在通过阴阳消长的规律以启迪个体不断向上成长的路向应为“自强不息”,与群体和谐相处的范式当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基础与进升。没有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没有后者,前者就会有局限,甚至走向极端。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不可对立的,而是互动的、互补的。  相似文献   
3.
恩惠 《天风》2013,(5):4-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有着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原本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但近代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为此,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小巷深处的“巴蜀名校” 在马镇街和莹华寺街之间有一条幽长的小巷,小巷深处就是闻名遐迩、享誉巴蜀的百年名校、“辛亥革命四川策源地”——成都列五中学。  相似文献   
5.
迎着圣诞的钟声,伴着飞舞的瑞雪,我们即将送走令人难忘的2008年。这一年,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一年,这一年,也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我们不仅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更成功地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强大国力。  相似文献   
6.
恩惠 《天风》2009,(3):64-64
曾几何时,"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一条普遍真理激励了多少身处逆境中的人自强不息、发愤努力.即使历经挫折仍不灰心丧志,面对风暴击打仍不屈不挠,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但是,反过来仔细想想,难道成功不也是失败之母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清华简所见儒家思想出发,通过从东、西方文明传统不同角度的探讨,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为中国国家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之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