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吸取外国的经验教训我们要认真审视中国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并从制度构建角度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目前,我国的金融改革明显提速,金融业所蕴藏的风险也开始显化。我国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为:金融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贷款率过高,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全融体系结构不合理等。本文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论述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金融脆弱性现状,试分析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应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汪华  孙中伟 《学海》2015,(2):67-74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及相应的生产管理体制转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工作脆弱性问题日渐显现。本文利用2013年8-10月份中国七城市的城市移民数据,探讨哪些因素导致了城市新移民的工作脆弱性。本项研究发现,蓝领工人、未受大学教育、年轻者的工作脆弱性更高,在私营企业、建筑业、小规模企业的员工,工作脆弱性问题更为突出;与蓝领工人相比,白领职员拥有更加稳定的雇佣关系和良好的职业保障,工作满意度也更高,离职意愿更低,但是精神健康状况并不比蓝领更好;工作脆弱性的影响具有职业差异,白领的精神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受工作脆弱性的影响更小,但是离职意愿受工作脆弱性的影响更大。鉴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欲提高外来移民对城市的归属感,顺利实现市民化,必须设法改善其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其就业与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类所有的脆弱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事实。人类的脆弱性与人类的德性需要是内在相关的。但是,在漫长的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人的脆弱性以及人的依赖性这一基本的人性事实却很少有人注意。然而,人类需要承认依赖性的德性。  相似文献   
4.
没有任何一个人始终处在坚韧性状态,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时刻处在脆弱性状态.因此,祛除普遍的脆弱性的价值诉求在道德实践中就转化为作为人权的祛弱权.生命伦理学以祛弱权为其人权基础,也就成了有根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某位哲人曾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具有神秘性、偶然性、脆弱性、短暂性和一次性,而恒处于挣扎或抗争之中。”仔细琢磨一番,这话的确说中了人类的真实处境。有的人在烦恼、郁闷、悔恨、愧疚、忧伤、痛苦、沮丧的泥潭里挣扎,有的人则在委琐、庸俗、鄙陋、淫邪、荒唐、诡诈、阴险、罪恶的沼泽中挣扎。  相似文献   
6.
成长心态是一种相信个体的属性是可以发展的信念。这一信念常被视为是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良方,以至于不同国家的教育部门积极推广成长心态干预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心态模式革命”。在此背景下,人格、社会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凭借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调查数据和双盲随机对照实验,在学术界兴起了一轮新的成长心态研究热潮,并推动该领域进入了跨学科、国际化与可推广的干预研究时代。然而,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发现成长心态的效应存在高度异质性。心态模式与情境交互论基于大量的实证证据指出,成长心态干预只有当个体具有脆弱性和环境拥有心理可供性的情况下,才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发现为干预措施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研究需要在探索心理可供性与脆弱性发挥作用的机制基础上,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的定制化干预方案,使其切实有效地起到促进个体发展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类增强技术的争论都与利用技术来减少人类脆弱性的程度相关,因此脆弱性可以成为反思人类增强技术使用限度的切入点。普遍-特殊脆弱性的传统分类方法被指责“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采用罗杰斯提倡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可以对脆弱性的不同来源(固有的、情境的和病原的)和状态(倾向的和发生的)进行分类。固有脆弱性能够破除技术“激进主义”的幻觉,要求为人类增强技术设定阈值;情境脆弱性可以超越技术“伦理中立”的逻辑,强调人类增强技术应优先应用于弱势群体;病原脆弱性呼吁走出技术“必然幸福”的误区,提醒人类增强技术的不公平分配必然引发新的正义问题;倾向-发生脆弱性通过区分人类增强技术与传统技术,希望人类从“祛弱”的“善后治理”思维转向“畏强”的“前瞻治理”思维。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和哲学家玛莎·纳斯鲍姆(Nassbaum Martha)女士的成名作<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中的运气与伦理>(以下简称<善的脆弱性>)中译本的问世,将改变我们理解希腊古典文学和哲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关注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自然包括如何过一种好的老年生活。西方主流伦理学缺乏讨论该问题的资源,因为它们预设了理性、自足的道德主体,忽视了人的脆弱性。关怀伦理学对人的脆弱性有清醒的认识,关怀涉及人类不可避免的依赖性和脆弱性,它是一种以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他人的发展、帮助他们避免伤害和减少痛苦为目标的实践。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可以借鉴能力理论的方法,探讨维护人类尊严的老龄关怀方案。重视脆弱性的老龄关怀,向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伦理要求,强调通过有利的社会条件来支持具体层面的关怀活动的展开。这带来了一种老龄文明的转型,它不再将老龄化视为人口结构的负面事实,而是将其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建构因素来思考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能够为老龄化提供何种支持条件,它从老年人的需求和能力出发重构了什么是好生活的完整答案。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农村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伟  章元  万广华 《学海》2011,(4):122-128
近年来"贫困脆弱性"逐渐成为贫困研究领域内的一个前沿热点,由于它考虑风险冲击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而富有政策含义,所以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文献对它的决定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则更少;本文利用来自中国农村的一个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户的社会网络、家庭成员所承受的负向冲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发现家庭的社会网络不仅能够直接降低贫困脆弱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抵消家庭成员所承受的负向冲击的影响而间接地降低贫困脆弱性。这些结论对于理解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以及社会网络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