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场伦理之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关于“人兔细胞融合”的伦理之争,主要围绕“人兔细胞融合”实验是否违背伦理,要不要经过知情同意,以及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问题而进行。这场讨论是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的,倘能加以认真总结,将有助于推进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2.
保守论认为胚胎是"人",因而具有"位格",并享有人的伦理地位,应得到与人同等的尊重与保护;自由论认为胚胎是"物",它不是"位格",也不享有人的伦理地位。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存在着诸多的伦理缺陷。胚胎所具有的"位格"应当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自我成长过程,因而其所享有的伦理地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呈现为一种日益递增的状态。基于人类胚胎伦理地位的动态发展性,对其开展实验研究只有遵循来源正当、医用目的、知情同意与充分尊重等伦理原则,才能取得科学研究与保护胚胎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有违宪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安乐死有违宪法”的两种理解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安乐死有违宪法”之说可以作两种涵义的理解。其一 ,程序性违宪。据《羊城晚报》载称 :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 ,对任何未经法律处死的生命 ,人为地加以结束 ,不管实行“安乐死”是自愿与否 ,实际上是对生存权的剥夺 ,而生存权是《宪法》直接保护的权利。“‘安乐死’的立法权属于专属立法权 ,地方不能就此立项。”[1] 这里的意思很清楚 ,根据我国《宪法》及属于宪法部门法的《立法法》 ,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省级人大 ,无权就剥夺人的生命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安乐死作…  相似文献   
4.
自从核移植产生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以来,对其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尽管核移植技术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如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以及该技术对生物物种质量和生存能力的影响。但核移植技术正在不断被人们接受,并已用于治疗性克隆和动物实验研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核移植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对各级医生进行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认知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为制订相关的伦理准则提供认知依据,调查是在我国东西部二个城市的8家三级医院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自愿无记名填写信息表方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医生认为早期胚胎不是道德意义的人,70%以上医生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表示支持.海峡两岸的医生由于有相同的文化根源,在对待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观点及态度上极其接近.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分离培养的一类未分化二倍体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全能分化的潜能.虽然对于ESC的研究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伦理问题,它为治疗人类严重疾病带来的希望及同时潜在的经济价值仍然激励着科学工作者孜孜探究.在取得各方面进展的同时,这类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目前看来定向分化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其所需的巨大投入和结果的难以预测形成强烈反差,引发了相关领域工作者对胚胎干细胞分化研究价值的思考.本文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的合理性的伦理学辩护基于两个出发点 :已出生人的利益要优于未出生的人 ;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但是 ,这种伦理辩护会带来的某些问题 ,比如 ,过分强调自由与责任的松懈之间的矛盾。对此 ,伦理学对于权利的辩护无法作出回答 ,但它却是人的生存境况所面临的一种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8.
重视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禹锡的“卵子风波”反映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伦理规范的缺位。分析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种种伦理争论,并且指出,由于与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密切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能回避伦理问题,相关的伦理研究必须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在研究者往往关注胚胎的生理质量而忽视伦理选择的现象,用伦理的视角审视实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行为,赋予生命科学行为必要的伦理思想。综合各种理论流派的观点,结合临床工作,得出人们在伦理道德上比较容易接受PGD中进行胚胎的优选的结论,用以指导PG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美 《伦理学研究》2007,(5):64-67,77
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论,提出了如何看待"胚胎道德地位"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从生物性、理性功能以及人的潜能性来界定胚胎的道德地位。通过对三种观点的分析,本文强调坚持人的尊严原则,是推动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