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影     
父亲近几年做起了零售茶叶的生意,邻近集市时时闪现着他的身影。一天,他和一位朋友来城里进货,中午到家中吃饭,我和妻热情招待。刚刚放下筷子,就到了上班的时间了。父亲和他的朋友急着要走,说要去批发店看看,下午还要回去。我将他们送到楼梯口,挥手作别。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光华     
我时常感叹生命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威力。你见过深秋一柄一柄的荷叶吧。虽褪尽了夏日的风华,尽显了憔悴的模样,可是,那沉静的荷叶,就那样虽孤独却坚强地站着,站成了古人笔下古老的诗行: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小小的荷叶,经历了生命的繁华,即将凋零,却将悲凉与寂寞化作不朽的形象,只留下坚强的背影,续写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神话。你见过冬日的梅花吧。天寒地冻,满树的繁花,  相似文献   
3.
文以情动人,好的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精妙的文章,不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华丽辞藻的堆砌来取胜,而是靠真实情感的抒发去感染读者,教育读者。“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真时自感人。”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这两篇文章,并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穿越历史的时空,父亲那翻爬月台去买橘子时肥胖的背影,鲁迅那隶体“一”字似的须、根根竖起直立的发,黑瘦的面容,早已在读者脑海中定格为永恒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背影     
袁华玲 《天风》2004,(6):48-48
礼拜的时间刚过,我独自站在学校门口,看着一个个远去的背影,眼前浮现了爸爸那模糊的背影…… 印象中的爸爸是一个不善言谈,属沉默型的性格,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交谈,但这掩饰不住他那深沉的父爱。就在去年开学之际,由于来学校带的东西太多,故棉衣服没有带来,谁知在刚踏入冬季不久,一场大雪便悄然而至。晚上,爸爸打电话给我,说明天来学校给我送衣服,我听后既感动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周琼华 《美与时代》2013,(11):87-87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文章只记叙了一个生活片断:父亲在车站送行时的“背影”。就是这在特定环境、特定的场合下的背影,无不在读者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致潸然泪下。如何把握父爱的主题,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