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非自我肯定组,而非挫折情境下两组的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Stroop效应量在情境与肯定条件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挫折降低了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自我肯定干预能够改善挫折情境下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成绩,促进了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刷新能力和Stroop任务的认知表现,但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关学开派,肇自横渠。北宋时期,在陕西关中形成的一个以张载为核心、以其所创立的新儒学为特征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史称关学。张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陕西眉县横渠镇度过,并长期在关中讲学,人称"横渠先生",其所创立的关学为孔孟儒学在宋代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载也因此而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南宋学者吕本中最早提到"关学"这一概念1,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将张载的"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程颢、程颐)的"洛学"并列加以考察。明初宋濂、王祎  相似文献   
3.
《思维论》是田运长期以来研究思维理论的结晶,也是我国当代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分析了《思维论》体系结构上的特点,对书中提出的思维三规律、思维信息论、智慧开发论等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肯定了《思维论》对发展思维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网上读到一个故事:许多年前,在南方的一所著名大学里,有一个女学生叫夏。夏的授课老师中,有一位年过五十却依然风度翩翩的教授。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谈吐风趣,为人亲切。因而深得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女  相似文献   
5.
当个体认为内群体为外群体受到的不道德伤害负有责任时会体验到群体内疚。该情绪常见的触发情境包括过往历史的伤害事件、当下的群际冲突、不公正的社会关系及未来的伤害事件。群体认同、内群体责任和不当性评估是影响群体内疚产生的三大心理机制。群体内疚会导致施害群体对受害群体表现出积极行动,如友善态度,冲突和解、群体补偿及群际支持。通过群体肯定、自我肯定、促进共同认同、强调内群体责任及展现已有补偿行为等干预策略可以引发施害群体的群体内疚。未来的研究应澄清群体内疚的成因机制,进一步探索群体内疚与补偿行为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心怡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17,40(1):174-180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肯定内部核心品质和肯定外部成就两种不同自我肯定方式对威胁后个体的影响。研究1发现,无论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选择内部自我肯定的被试均显著多于选择外部自我肯定的被试。研究2发现,内部自我肯定能够在边缘显著水平上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自我消极情绪,并能够显著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一般消极情绪,而外部自我肯定不能达到相似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无论在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个体都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自我肯定;与外部自我肯定相比,内部自我肯定对降低个体高威胁情境下的消极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关学由来做了必要的历史勾勒,对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检讨,对未来关学研究的前景作了前瞻性思考.认为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经历了"走出理学传统"、"两军对垒"思维、向理学自身更高层次的回归三个阶段.文中对关学的界定、关学的思想渊源和特征、关学史研究以及关学和关学史研究的难点、热点等都作了一些思考.认为随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日渐科学化,关学研究也会有新的进展;对关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将为未来关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8.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5,28(3):747-754
反应风格是共同方法偏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首先讨论反应风格的定义和类型,梳理其危害,认为反应风格能使测验分数出现偏差,影响测验信效度分析和变量关系分析,有必要控制其危害。然后介绍了常用的反应风格测量方法,包括计数法和模型法两大类,对测量方法的选择给出了建议,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反应风格的测量方法与残差回归法、偏相关法来控制反应风格危害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复的"太极元气"说与张载之"太虚即气"的理论有异。他并没有继承张载基于体用"二而不二"的方法建构自己的本体论,而流入汉儒的元气说。在修养工夫论上,李复所倡导的"虚一而静"与"顿悟"的思想并没有将张载重视"以礼为教"与"渐修"的工夫特色得以发扬;在政治理念上,他所推崇的"观时之宜"的原则与张载"为政法乎三代"的政治理念亦有较大差异,进而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上凸显出与师说相异的看法。张载逝后,李复虽一度坚守关中讲学,然其影响亦非常有限,且并非为唯一未转依洛学者,故将其定位为"关学正传"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