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词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一个与字词再认密切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它可由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材料引出.其波幅在头皮上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右侧波幅大于左侧)。其心理学意义可能反映了词汇到达后选择适当语义的过程。目前,N(400)已被用于对某些精神疾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雷  王穗苹  Chen Zhe 《心理科学》2002,25(6):641-644
探讨中国幼儿数数发展特点。实验1探讨3-5岁幼儿数数的终结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最大的密集终结点是“19”。实验2进一步考察幼儿在其数数范围内与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的成绩,结果表明,数数范围为11-19的幼儿就开始有部分人可以在其数数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此表明他们开始应用了数列规则。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幼儿的数数活动同样包括联结学习与数列规则学习两种信息加工活动,但中国幼儿数列规则的学习活动在“11-19”数数过程开始。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显示,关联再认可记录到分别反映双重加工模型的两阶段(即熟悉和回忆)的ERP成分(即FN400和LPC成分),且具有高语义联系配对的关联再认可通过整合在基于熟悉加工的基础上完成。然而,不同语义联系对关联再认神经机制的影响及单个项目的熟悉和回忆加工的调节作用尚未揭示。为此,本研究比较了主题相关和类别相关图形关联再认的波形波幅异同,并分析了单个项目的熟悉和回忆加工对配对识别的影响。结果显示,主题相关和类别相关条件的旧配对、重组配对和“旧+新”配对均记录到反映熟悉加工的FN400成分,主题相关条件的旧配对、重组配对和“旧+新”配对均记录到反映回忆加工的LPC成分,类别相关条件的旧配对记录到LPC成分。表明关联再认的神经机制受语义联系所调节,单个项目的熟悉程度可影响配对识别时的神经机制,上述结论支持双重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强 《心理学探新》2002,22(4):44-49
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图式的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产生式系统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的优缺点。指出:图式模型研究的整合观是近来及以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困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由于我国中西部农业发展,使许多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丞需向其他行业和地疗转移,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户籍政策改革也加快了剩余劳动力转化的进程,但全国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机制和方式,劳动力转移缓慢和不、产衡,不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进程,不利于安定团结,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当前农村主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孙沛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3):254-261
该研究探讨语义范畴组织在长时记忆项目再认任务中的作用。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内和记忆广度外词表,实验采用项目再认固定集程序。结果表明被试反应时间随记忆集增加而增加,同时“是”“否”反应的斜率一致;  相似文献   
7.
王常生 《心理科学》1998,21(4):336-340
采用WMS-CR和MMSE筛选了9名遗忘症患者,采用自由回忆和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他们及正常对照组的外显记忆。结果发现:遗忘症患者两项外显记忆任务操作呈分离现象,自由回忆任务操作明显受损,再认任务的操作尽管较对照组低,但与对照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推论;①外显记忆受患者损伤的颞叶或间脑结构调节。②再认任务至少包含两种性质不同的潜在加工过程,一种为意识性重组加工,另一种为无意识自动加工,两者相互独立地贡献再认任务的操作。正常人意识性重组加工的贡献占优势,掩盖了无意识的作用。遗忘症患者意识性重组加工损伤,无意识自动加工部分代偿作用。③先前研究未对遗忘症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筛选,患者对再认障碍可能源于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记忆障碍之故。  相似文献   
8.
儿童汉字练习:纸笔手写与键盘拼音输入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京军  许磊  程晓荣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16,(10):1258-1269
在学校情境下,采用纸笔手写和键盘拼音输入练习汉字的实验任务,比较了75名小学六年级儿童在两种练习方式下的汉字学习及复习效果,并进行了保持效果的追踪。结果发现,纸笔手写和键盘拼音输入对儿童的汉字复习具有同等积极作用,在再认选择和回忆书写上效果均相当;对儿童的汉字学习积极作用不一致:在再认选择上两者积极效果相当,但在回忆书写上,手写明显优于拼音输入。另外,经纸笔手写和键盘拼音输入复习和学习的汉字,其记忆保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致。以上结果说明了对具有书面语言经验的儿童,拼音输入与手写都有助于形成和巩固汉字在心理词典中的义音形联结,但手写动作更有利于汉字从正字法代码向书写动作程序的转换;"提笔忘字"现象可能是正字法遗忘的结果,并非由使用拼音输入法造成。  相似文献   
9.
吕厚超  黄希庭 《心理学动态》2000,8(1):6-11,,17,
系列顺序短时记忆主要有三种理论:联结理论、顺序理论及位置理论。该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述评,并详细介绍了Henson最近提出的序列记忆的新模型:起止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量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12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的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均显著负相关;(2)学校联结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