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考察几种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来探讨各种教育模式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实践教学较理论指导课帮助更有效,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叫小文的12岁男孩,在离家出走后流落街头,后因被一焦炭厂门卫怀疑为小偷,将其捆绑在锅炉旁关了一夜,结果将其双手骨头烤成了焦炭,后幸遇好心人才救住了生命。看过这则新闻后,我与任教的心理辅导班的学生讨论,一位学生竟告诉我,她好想能有离家出走机会,而且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所包括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职业动机、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国家高等职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逐步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根本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机制有了全新的变化。本文以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新疆特殊的高职教育教学环境,对高职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试从分析班主任工作中产生困惑的原因八手,结合自身感悟和一些优秀班主任老师的经验,提出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转变观念,解除当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困惑。走出困惑,不停的寻找新方法,做一名快乐的、幸福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普遍存在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保障不完善。探寻符合高职特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对真正实现“人为本、才善用”,解决就业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之一、新加坡教师的职业成长途径和评价策略 一、新加坡教师的职业成长途径 2001年4月,新加坡开始施行“教育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服务计划”(Education 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简称Edu—Pac Plan)。  相似文献   
8.
袁铖 《学海》2014,(1):73-7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租是一个全新的经济范畴。农村土地资源禀赋状况和农民土地权利排他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分别从理论上构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租存在的自然条件和制度基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地租与实际地租、显地租与隐地租之现实困境主要与农民土地产权边界模糊和农村市场体制不完备有关。从农户真实的土地经营行为出发,揭示农户在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的现实约束条件下如何根据机会成本对土地进行配置,更有利于揭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租形成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移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101-104
本研究采用自编压力问卷和SCL-90问卷对397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验,发现高职院校男女教师在总体职业压力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中青年组教师压力最大,各项压力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压力的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涯适应力的作用:个体与组织层的跨层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波  郑晓明 《心理学报》2013,45(6):680-693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生涯建构理论提出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概念,但国外理论和实践一直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一把双刃剑(生涯适应力高的员工工作绩效高,但其离职意向也高),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检验;同时,生涯适应力作为个体职业生涯开发的核心变量,它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跨层面作用中的价值也未曾研究。通过员工在两个时间点自评和管理者他评问卷,获得54家单位的485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不仅与工作绩效有显著正相关,而且也与离职意向有显著负相关。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龄是生涯适应力与离职意向、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也就是说,工龄短员工的生涯适应力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但工龄长员工的生涯适应力与二者的关系都不显著。基于跨层面研究设计,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个体工作绩效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但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不但回答了生涯适应力对组织价值的管理困境问题,也解决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个体工作绩效的连接纽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