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耶利米先知以善于在传达蒙召使命的同时表述个人情感而著称。其五篇自己的“忏悔文”贯穿于《耶利米书》中。这些忏悔文表达了上帝的意旨与预定及个人的意志回应和理性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2.
窑户与工价     
陈志华 《天风》2012,(10):39
《撒迦利亚书》11章中记载了一个令人省思的牧人故事。上帝吩咐先知撒迦利亚担当牧人的职责去牧养被称为"将宰的群羊"的以色列民。先知拿着"荣美"和"联索"两根牧杖忠心地牧养他们,未想最终的结果却是"我的心厌烦他们,他们的心也憎嫌我"(参亚11:8)。于是,牧人折断荣美的杖,废弃所立的约。同时,牧人"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  相似文献   
3.
邢铁夫 《天风》2018,(1):23-23
高举,是变得有力、稳固、被人认可、被神提拔。约瑟被神高举,使他从监牢中高升,掌管埃及全地;大卫被神高举,使他不再跟随羊群,而成为一国之君;彼得被神高举,使他不再以捕鱼为生,反而得人如得鱼。这是'高举'第一个层面的含义。然而,圣经中却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人生却经历另一种'高举'。'流泪的先知'耶利米,是一位出生平凡的先知。根据《耶利米书》1章1节以及《列王纪上》2章26节两处经文综合推断。  相似文献   
4.
在《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中,囊括150首各种体裁和内容的《诗篇》,历来倍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珍爱。现代圣经研究强调从形式(即体裁)角度对《诗篇》加以分类,然而,有些《诗篇》作品无法简单归为任何单一体裁,这就需要结合内容对该诗篇进行解读,《诗篇》89即是一例。针对《诗篇》89融赞美诗、先知神谕和哀歌为一体的复杂特征,本文尝试从以色列流亡背景出发来加以厘析,并尝试将之归为“国族哀歌”。  相似文献   
5.
李哲 《宗教学研究》2012,(3):183-190
"X-■"结构,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固定短语结构,它由■,即"女儿"(daugh-ter)一词与其它名词(多为专有名词)或复合名词叠加而构成。对于这一希伯文短语的语法分析,学界的观点从最初的"从属关系",到"同位结构关系",再到"性质描述关系",前后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从而,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圣经》对该结构的翻译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将从该希伯来文短语的语法结构着手,详细分析该短语在整个语句中的含义,试阐发其语法关系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学特征及其神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诗歌约占旧约圣经的三分之一。完全不存在诗歌的旧约书卷只有7卷,《诗篇》整部都是诗歌,《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箴言》,还有《传道书》的大部分以及先知书(除《耶利米书》《但以理书》和《约拿书》以外),甚至是历史书的一些段落(参创49;出15;士5;撒下22及其他)均是诗歌体。  相似文献   
7.
救主的记号     
可华 《天风》1994,(12):4-5
一、包着布卧在马槽里的婴孩(路2:8—16) 路加在这段经文中,为我们勾勒出这么一幅朴素优美的图画:夜色茫茫,几个在伯利恒郊野值夜班的牧羊人依旧未眠,小心儆醒地看护着羊群。忽然,从天降下的光芒冲散了牧人四围的黑暗,出现在光明中的天使,向惊骇不已的牧羊人报告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喜信:“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相似文献   
8.
范爱侍 《天风》1996,(5):33-34
这里有三篇谈“忧患意识”的文章,值得一读。“忧患意识”的思想不仅见诸于圣经,也是中国古代哲人的著名论述。它提倡的是一种胸怀人群、居安思危、永不停滞的精神,让人更能认清自己和自己应有的职责。而相对于“忧患意识”的,是人的自满和享乐,昏庸和麻木。今天,我们需要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青年与教会     
魏雪 《天风》1996,(10):38-39
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世间,比青春更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宝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他的消逝。”这段话启示我们,青春短暂,容易逝去。要珍惜它,把握住青年这段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