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的著作文集<灵峰宗论>,乃由其门人成时法师负责编辑而成.近百年来,印光法师和今人释宗舜先后发现了成时法师有妄自删改其师著作文字的事实,并对删改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一些新发现的材料来探讨删改问题.本文先以<宗论>被妄改的事实为基础,为质疑<灵峰蕅益大师自传>(置于<宗论>卷首)一文的真伪问题提供了三大依据,后又以<周易禅解>序跋文本在<宗论>本中如何被删改作为典型例证,结合智旭单行本著作内容与<宗论>本的比较,具体分析成时编选和删改<宗论>的一系列特点,证明<宗论>虽然已被成时删改,但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本文还意在告诫学界:如果借助<灵峰宗论>来研究智旭及其相关问题,一定要小心谨慎其中文字材料的真伪!  相似文献   
2.
"申池"考辨     
“申池”是齐国苑围,魏晋以来,遗址失考。由于杜预一个“疑是齐都申门左右水池”的猜测,后来编人《康熙字典》《辞源》据以为真,遂成定论。根据《史记》《左传》《孟子》等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实际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地方和村落名称、地下发掘等因素的多方考证。证明这一结论是错误的。“申池”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苑围,在当时的时水——现在乌河上游,以临淄区凤凰镇申桥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的乌河流域地带。  相似文献   
3.
清初以来记述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生平事实的各种材料,大多来源于《灵峰蕅益大师自传》,而且存在转述不准确或误解等现象,如对智旭生卒年月的表述明显存在差异;《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并非全部出自智旭之手,其中有近一半文字是由其门人成时法师增补而成。为了澄清事实,本文梳理和考辨了一系列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文明生平 关于宋文明的生平,唯一的线索是《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六《道部八》中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传为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所绘图像相对写实,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该作品在历史的流传中演绎出多个版本.  相似文献   
6.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7.
唐僧有两位法号"怀素"的僧人,对此,陈垣先生早已辨正。然此真知识,至今仍为一些学者忽视。兹参考前贤研究成果,从生卒年、俗姓、籍贯;主要事迹、行踪;主要著述、作品;师学传承、门人弟子等四个方面,对唐僧两怀素予以综述考辨。  相似文献   
8.
一六朝时期的上清派道教及上清经典的文献历史一直是道教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陶弘景编著的《真诰》与杨羲、许谧、许翙等人受降于仙真的手书的文本历史则是上清经典文献历史的核心材料之一。学界一般以杨许手书代称杨  相似文献   
9.
惠洪四考     
在惠洪的俗姓、法名、住持时间以及入狱次数与时间等问题上,学者看法不一,考证也偶有失误。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钩稽爬梳史料,重加考察,指出惠洪有彭、喻二姓;本名德洪,惠洪则是其首次度僧时所用冒名;曾于大观元年、三年住持临川北景德寺和金陵清凉寺;先后于大观三年、政和元年、五年、八年四度入狱;纠正了以往在上述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