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场景理论与老旧社区适老化建设的基本概述和关联性原则入手,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平安路社区第三网格居民生活空间为例,探索老旧社区适老化设计策略,提出场景理论下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策略,以期基于此,重新审视老旧社区规划,重塑空间符号,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老旧社区更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适老化的社区公共精神与社区文化精神,真正提升老旧社区活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逐步推进,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场景化营造方面,注重将生活设施、文化实践等与公共空间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促进社区内活力的形成,而且能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质量。以辽宁沈阳为例,从场景理论的概念入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场景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并从出入口、停车位、入户空间、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场景化改造方法,以期为类似小区的场景化改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寻找一块心中的桃源 桃源小区真的有桃,是桃树,只是几株,在小区东边的山地上。开花的时候去看过,吐叶的时候去看过。  相似文献   
4.
王蓉  王海亮 《美与时代》2023,(12):49-5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新的建筑物层出不穷,有些老住宅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5G技术的出现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基于此,以沈阳市电科院宿舍小区为例,阐释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的重要性,对改造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5G技术,尝试为老旧小区的室外环境改造设计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公园社区为视角,就如何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如何对社区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如何探索个性化的老旧改造策略进行探讨,寻找社区与街道风貌更符合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方案,提炼出节奏型共享空间、友好型功能空间、交互型交往空间、传播型文化空间等空间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品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艳 《美与时代》2014,(12):25-25
经济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促使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老旧工厂的衰退所导致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存在实际或潜在的污染问题,最终这些昔日繁华的老旧工厂的用地成为城市记忆的“伤疤”。如何对这些老旧工厂功能以及景观从新改造、利用和开发,己经给众多领域学者的研究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现阶段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适老化设计提出了新的优化需求,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城中老旧小区老年人占比远远大于年轻人,老旧小区环境、设施条件较差。针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的更新,成为新的挑战。同时,社区博物馆作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针对老年人增多的情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适老化设计。因此,基于优化社区博物馆设计与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意义,重点分析社区博物馆优化及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策略,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9.
徐艺 《美与时代》2023,(8):23-26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老旧厂房改造与空间再生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城市更新的概念强调对城市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要求。空间再生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注重将老旧厂房转变为具有新功能和价值的空间。不同的模式,如文化创意模式、产业创新模式、生态修复模式和地产模式等,提供了多样化的改造方式。在实施老旧厂房空间再生设计时,需遵循可持续性、多功能性、历史保护、社区参与和灵活性等原则。然而,改造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历史保护与功能转换的平衡、资金压力、社区参与和沟通、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建议制定综合规划,实现多功能利用,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加强社区参与,引入创新技术,寻求合作伙伴,保护文化遗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成功实现老旧厂房空间再生设计,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2011,(4):59
"蜱虫"不仅出现在农村,也侵袭城市人。今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发生"蜱虫"咬人事件,在小区居民"谈虫色变"之时,"非遗"秘方显示出独特的呵护——刚刚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罗浮山百草油,由广州罗浮山国药厂紧急调运至昌平区龙泽苑居委会,第一批3000瓶药品派发一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