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牧 《天风》1994,(7):8-9
莫强如喜乐行善 所罗门说:“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传3:12) 喜乐行善,这是多么宝贵的四个字。一生照这个原则去行,那就是光明的一生,有德行的一生。是神给人所定的旨意,也是神对人的愿望。 这四个字是谈到两个问题,一是心中所有的,一是天天当行的。把它当成座右铭,使它在我们一生的道路中变为事实。  相似文献   
2.
所罗门     
瑞恩 《天风》2008,(6):24-24
罗门是大卫王的儿子,以色列国的君王,也是圣经里赫赫有名的<雅歌>、 <箴言>和<传道书>的作者.他是一个集神、人宠爱于一身的人,也是-个极度矛盾化的人,他有着勤奋而敬虔的少年、智慧而辉煌的中年和痛悔而失落的老年.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卡尔纳普发展了归纳逻辑,他把概率看作一种证据对假设对"确证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罗门诺夫用通用归纳方法进行预测。为了增强归纳逻辑的归纳预测能力以及扩展所罗门诺夫通用归纳方法的表达力,本文整合二者。本文首先将所罗门诺夫先验概率的思想引入归纳逻辑中,在这个框架下,证明一阶逻辑版本的所罗门诺夫完全性定理,然后比较二者的优略。在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中,不管正面证据有多少,对像"所有乌鸦都是黑的"这种全称句的支持度最终都为零,而在用所罗门诺夫先验改造的归纳逻辑中,可以证明,在任何可计算的世界中,"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可以得到确证,只要在那些世界上真的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在所罗门诺夫的模型中,要证明完全性定理需要记录所有的过去信息,在修改后的归纳逻辑中,我们可以只关注某种具体的模式而忽略其它无关信息并证明类似的收敛定理。我们甚至可以不用记录所有的相关信息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合理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天风》2011,(7):13-13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王上4:29-34)而示巴女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庞大幕僚队伍的陪同下,带着极多的香料、宝石和黄金,慕名而来,拜见所罗门王。  相似文献   
5.
徐保罗 《天风》2008,(6):12-14
一、洁净圣段 主啊,你怎能不为圣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呢? 当年,所罗门王建成圣殿时,耶和华神向他显现说: "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我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分别为圣的殿,必弃之不顾.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必惊讶、嗤笑."  相似文献   
6.
净因 《法音》2002,(3):10-13
四、回归之代价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革新成功,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禅宗六位祖师各人的遭遇便是最好的证明。初祖达摩来华见梁武帝,话不投机[72],而“一苇渡江”[73],说明达摩“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为上流社会所容纳。达摩遂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74]这说明达摩之“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无法为普通民众所接受[75]。达摩传教时,时常受到“取相存见之流”的讥谤,只得到道育、惠可等少数人的认同[76]。又据《历代法宝记》记载,达摩先后六次被义学沙门下毒,第六次终于…  相似文献   
7.
高牧 《天风》1994,(5):7-8
万事令人厌烦?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传1:8) 万事怎么会引起厌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很可以研究一下,去寻找寻找它的根源。我们从传道书中知道,追求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只能导致“厌烦”和虚空,“老我”的确不是一个好东西,他的目的和欲望永无止境。从“老我”出发,是愿意一切都要按我的意见,顺我的计划,达我的目的,对我有益处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3,(1):54-55
《传道书》说:“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传7:8)这是圣灵感动所罗门写下的劝世良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西谚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所罗门认为,“终局”比“起头”更为重要,这不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而是现身说法的肺腑之言。所罗门出身皇室,养尊处优;  相似文献   
9.
凌海成 《法音》2002,(4):20-28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古印度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罗双树林间涅磐,荼毗后获舍利四斛八斗。附近八国闻讯,竞相前来迎请舍利归国供养,几至干戈相向。后经香姓婆罗门劝喻,遂将舍利均分成八份,由八国迎回,各自起塔供养。  相似文献   
10.
高牧 《天风》1994,(8):5-6
传道书5章1节至9节有五个方面的吩咐用了“你”字。 第一、“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第二、“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第三、“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第四、“你只要敬畏神。”第五、“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不要因此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