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罗丹的雕塑作品《欧米哀尔》是化丑为美的典范。作者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追求"美"的目的。生活中"丑"可以转化为艺术中的"美",这种转化的实现依靠的是创造者崇高的创作目的、完善的人格、丰富的社会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雕塑在19世纪欧洲艺术生活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它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雕塑家除了满足人的道德观念与理智的美以外,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人的最优美的感情,甚至人的模糊的理想。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不少的雕塑家,但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应首推罗丹,他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雕塑大师,也是继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之后欧洲雕塑史上第三座高峰。他的影响至今不衰。罗丹为何受到人们如此推崇呢?在纷繁嘈杂的当代艺术语境下,重新解读和诠释罗丹作品的审美特征与倾向,对当代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