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方晓义 《心理学报》1995,28(4):363-370
选择小六、初二和高一学生共1040名作被试,采用十项友伴提名法,要求被试至多提名10个友伴,通过网络分析,从友伴提名数、友伴选择的双向性两个方面探讨不同年级学生友伴网络结构,结果显示,青少年平均拥有6~7个友伴,在这些友伴关系中,单向选择占明显的优势。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个别外,均不明显;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的主效应较明显,而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的主效应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技术考察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关系。被试选自北京两所中学1091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要求他们最多提名10名友伴,并报告自己及其友伴的吸烟行为。然后,使用NEGOPY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中学生的友伴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友伴网络结构存在团体成员、团体联系者和孤立者三种类型,团体成员所占比例超过团体联系者和孤立者,但随年级升高,团体成员有下降趋势。此外,团体成员的吸烟率显著低于孤立者和团体联系者,即使排除性别、年龄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仍然有非常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8,(5):74-81
通过网络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回应"为什么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不同的效率特征"这样一类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学术问题。其关键的答案在于,不同的网络结构隐含了良性循环反馈机制,或者说系统动力学因果机制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网络行为及其绩效差异。绿一健康自管小组与上海市长宁区爱卫办、居委会、家庭医生、社区文娱团队之间存在的互惠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循环反馈机制加以解释。本文的个案研究为政策网络分析探寻了一条新的解释其政策绩效的微观行为基础的途径,即探究网络结构中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伯约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6):979-98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是按照层次网络的结构组织起来的,若干项目组成一个小组,若干小组组成更大的组。连续性的时间标码层次网络的形成具有自动性、内隐性的特点。连续性的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结构是主观的、模糊的。两个相邻的小组的项目之间出现了距离效应,而两个相邻的大组的项目之间则出现了越界效应,由于两个大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大于两个小组的项目的平均距离,越界效应大于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6,(2):183-191
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系统风险监控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由于传统的系统风险理论是建立在个体金融机构传染模型基础之上的,因而对金融尾部事件引起系统风险的解释能力已经越来越弱。网络结构分析作为研究系统风险的新兴视角,将银行系统呈现出的结构特征纳入到银行系统风险的分析中,极大提高了对系统风险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本文对国外学者理论成果的综述主要集中在如何以金融网络结构的视角和方法研究银行系统风险,旨在为我国银行系统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