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这样一幅照片:在南京东郊中山植物园里,一块朽木上长出了几簇绚烂的小黄花来,这些花儿很是奇特,虽然生长的环境很恶劣,但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绽放。有植物研究专家称,这些花儿可能是小鸟将植物的种子衔过来播的种,或者是风吹种子而掉落在朽木的缝隙里发了芽。不论哪一种播种的方式,它们就是这  相似文献   
2.
一个初中毕业的泥瓦工会有出息吗?让他来告诉你吧。 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就回家种地,后来当上了一名泥瓦工。能吃苦,是他成功的基础。他所在的建筑公司经常有出国务工的机会。一次去坦桑尼亚承建水坝工程,很多人觉得太苦,  相似文献   
3.
庄子对技术问题提出了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了技术的功能表现,认为技术伤害了人类本性,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和超技术方式来解决技术影响.  相似文献   
4.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战场风云瞬息万变,作为一名指挥员要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以弱胜强,克敌制胜,就离不开对战场的仔细观察和对敌情的缜密思考。  相似文献   
5.
6.
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虚拟”生存在电脑网络社会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它使实践的内在性的地位显著地超过了外在性 ,同时揭示了实践除了劳动特性外 ,还具有“虚拟”的本性。在哲学上 ,“虚拟”即符号化 ,“虚拟”生存即作为人的文化生命的意义生存。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对现实社会生存具有重大突破和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教》1995,(3):30-3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中国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洋、道教文化则是这大洋中的一片辽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8.
今年35岁的华人小伙子谢家华,从小跟随父母在美国旧金山市长大,家境虽然十分优越,但父辈创业的艰辛,激励着他一定要自己干一番事业。从上小学开始,他就一直很用功,16岁时便轻松考入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19岁时,顺利拿到了哈佛大学毕业证。其间,多次参加学校电脑操作大赛,并屡夺冠军,成为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主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同良  王文翌  王磊 《学海》2012,(2):43-49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在中国政产学研各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作出了大量初步研究,但对许多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将从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的测度、企业创新能力的学习机制和发展路径、产业组织和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以及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等五个方面对自主创新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回顾,并指出自主创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浅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过程》是“犯罪学”领域中一个值得深刻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犯罪的基本问题,对犯罪是个人身心演变观象还是纯社会现象呢?在本论中笔以五大影响来浅述犯罪人格形成的过程。即(一)犯罪的人格受家庭的影响;(二)犯罪的人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三)犯罪的人格受化因素的影响;(四)犯罪的人格受地域的影响;(五)犯罪的人格受学校、工作场所等近邻的影响。当然仅从这五个方面研究论述这样一个关于“人格”过渡成“犯罪”人格的形成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做公安保卫工作的同志深感面对犯罪人格的变化在现阶段不断更新,实际观察难以适应形势的迫切需要,急需我们加倍从实践中继续摸索,为理论出更全面现实的犯罪人格形成过程发展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