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追踪研究方法,对60名幼儿在高兴、惊讶与害怕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两年的发展进行探讨,并考察情绪情境、性别和人际背景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目标和策略水平均随年龄增长显著提升;(2)幼儿在害怕情境中为自我保护而较多使用掩饰策略,在惊讶情境中较多使用掩饰和夸大策略,在高兴情境中综合运用掩饰、弱化和夸大策略;(3)性别和人际背景均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解题中的认知错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嘉元 《心理学报》1995,28(2):196-203
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学生解题中的认知错误,该模型将认知心理学,项目反应理论和数据库的代数理论相结合,将被试的二值反应模式映射为笛卡尔乘积空间的一组序偶,然后计算被试和错误规则在该空间的代表性位置之间的马氏距离,并通过贝叶斯决策准则划分被试的错误类型,根据644名中学生对30个数学题目的反应,识别出其中86%的学生可以被划分人18种认知错误类型中。  相似文献   
3.
短时记忆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自Sternberg(1 966)提出短时记忆提取作的是序列的从头到尾的完全搜索以来 ,许多研究者对短时记忆提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提出了序列的自动停止的搜索、平行加工、直接存取 ,以及序列搜索和直接存取双重模型等许多不同看法 ,引起了激烈争论。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探索编码方式对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影响。实验运用Sternberg的“探测法” ,以随机排列的汉字作识记组和探测项刺激。实验结果表明 :编码方式对汉字短时记忆提取有很大影响 ,当用声音编码方式提取短时记忆汉字时 ,被试倾向于从头到尾的完全的搜索 ;当用形状编码时 ,被试倾向于作自动停止的搜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雷  王穗苹  Chen Zhe 《心理科学》2002,25(6):641-644
探讨中国幼儿数数发展特点。实验1探讨3-5岁幼儿数数的终结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最大的密集终结点是“19”。实验2进一步考察幼儿在其数数范围内与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的成绩,结果表明,数数范围为11-19的幼儿就开始有部分人可以在其数数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此表明他们开始应用了数列规则。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幼儿的数数活动同样包括联结学习与数列规则学习两种信息加工活动,但中国幼儿数列规则的学习活动在“11-19”数数过程开始。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9岁组和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9岁组和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认知方式与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考察了5—6岁儿童不同认知方式对部分遮挡绘画任务的影响。实验设定不同形式的误导情境,共有两部分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绘画表征水平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2.在误导情境下,场独立儿童比场依存儿童能保持较稳定的策略选择倾向。3.画两个相同物体的遮挡要难于画两个不同物体的遮挡。4.在符号概念编码和空间编码中间存在着一些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7.
汉字词识别过程的形,音,义编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采用汉字词形、音、义特征匹配任务,探讨了影响汉字词的形、音、义编码与提取方式的有关因素。实验一发现在速示条件下,对汉字词再认的成绩并不受字词的使用度的影响,反应时无明显变化,而主要受编码加工的深度影响。在形、音、义特征加工中,对音码的加工时间最长,再认的正确率最低;义码的加工时间较短,再认正确率最高;形码的反应时及再认成绩介于音码与义码之间。实验二在非速示条件下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汉字词的形、音、义特征中,存在着编码加工深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姚从军 《哲学动态》2012,(10):103-105
范畴语法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理论,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逻辑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后逐渐走向成熟。[1]纯范畴语法是所有形式主义范畴语法的共同起点,它是巴-希勒尔(Bar-Hillel)对爱裘凯维茨(Ajdukiewicz)的句法演算进行方向性修改的产物,一般被称为AB-演算。[2]AB-演算仅有两条函项应用规则,导致其推演能力太弱,斯蒂德曼(Steedman)在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智慧》2012,(9):65-66
马克·夏加尔(1887年-1985年),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生于俄国西部的小城捷布克斯。夏加尔16岁以前一直在犹太经学院中学习犹太经典。但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特殊的兴趣,并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当他母亲注意到这一点后,就果断地让他去学画。他的画主要是表现俄国犹太人的生活,他本人也一直与犹太文化和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于2006年3月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为政策性目标,具有填补交通事故受害第三人损失、转移被保险人交通事故责任、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等制度优势,但条文在确定责任范围、责任承担规则、维护受害第三人利益适用方面,依然表现出实务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