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时记忆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自Sternberg(1 966)提出短时记忆提取作的是序列的从头到尾的完全搜索以来 ,许多研究者对短时记忆提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提出了序列的自动停止的搜索、平行加工、直接存取 ,以及序列搜索和直接存取双重模型等许多不同看法 ,引起了激烈争论。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探索编码方式对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影响。实验运用Sternberg的“探测法” ,以随机排列的汉字作识记组和探测项刺激。实验结果表明 :编码方式对汉字短时记忆提取有很大影响 ,当用声音编码方式提取短时记忆汉字时 ,被试倾向于从头到尾的完全的搜索 ;当用形状编码时 ,被试倾向于作自动停止的搜索。  相似文献   
2.
3.
写作思维原理的揭示,给写作和作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一事实再次证明:科学原理的揭示带给行为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认为,写作思维原理所揭示的也有人们普遍的思维原理,于是企图以写作思维原理为借鉴揭示出各科学习的一般思维原理、路径、技术,并以此拯救奄奄一息的普通教育。作者坚信,学习思维原理能把教学中的黑胡同照得明明白白,人类教学新纪元的黎明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4.
杏仁核是情绪信息加工的关键脑区。近年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发现了杏仁核情绪加工的效价特异性现象,并且整体存在左侧杏仁核对正性情绪、右侧杏仁核对负性情绪以及双侧杏仁核负性偏好的特异性趋势,且受到材料突出特征、个体差异、任务条件的调节。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注意对杏仁核情绪效价特异性的调节作用,探究动态情绪刺激加工时杏仁核的活动特点,考察心理障碍患者加工负性情绪时的杏仁核激活模式,并确定杏仁核的效价特异性在思维、计划、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静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2):305-315
身体自我表征中的身体拥有感(即我的身体属于我的感受)问题一直是自我意识研究的核心话题。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 身体拥有感的体验涉及不同感官信号的整合, 当前大多数研究只重视视觉、触觉等外感受的作用, 一方面忽视了内感受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缺乏对两类感受整合的关注。橡胶手错觉实验和身体障碍患者身上所表现出的外感受和内感受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支持了身体拥有感的可塑性假设, 自由能量原理认为身体拥有感形成的基础是大脑不断评估更新可能性表征来维持稳定。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改善内感受的测量和刺激呈现方法, 探索影响内感受的高阶认知因素以及关注某些神经症患者的内感受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9岁组和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9岁组和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认知方式与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考察了5—6岁儿童不同认知方式对部分遮挡绘画任务的影响。实验设定不同形式的误导情境,共有两部分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绘画表征水平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2.在误导情境下,场独立儿童比场依存儿童能保持较稳定的策略选择倾向。3.画两个相同物体的遮挡要难于画两个不同物体的遮挡。4.在符号概念编码和空间编码中间存在着一些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10.
汉字词识别过程的形,音,义编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采用汉字词形、音、义特征匹配任务,探讨了影响汉字词的形、音、义编码与提取方式的有关因素。实验一发现在速示条件下,对汉字词再认的成绩并不受字词的使用度的影响,反应时无明显变化,而主要受编码加工的深度影响。在形、音、义特征加工中,对音码的加工时间最长,再认的正确率最低;义码的加工时间较短,再认正确率最高;形码的反应时及再认成绩介于音码与义码之间。实验二在非速示条件下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汉字词的形、音、义特征中,存在着编码加工深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