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教育体系缺乏正式的评价机构和体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自发落到升学考试上,过程性评价很多也被考试替代,考试形式仍停留在纸质测验阶段。未经过合理论证的分数仍是划分学生等级的主要依据,分数仍是全社会的紧张源。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术性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居然成了广大观众热看的内容."百家讲坛"栏目的成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科学合理的栏目定位、推出观众喜爱的文化名人作主讲人、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固然是栏目成功的重要元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栏目制作者把视众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设身处地为广大受众着想,这才是栏目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嶷 《中国宗教》2012,(5):67-69
法不孤起,仗缘乃生,佛教就是在与时代和社会的不断适应中传承与弘扬。杭州市佛教协会的这些探索,其实是中国佛教界自身建设的缩影。而佛教僧团,也就是这样在与时代和社会的不断适应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4.
池见酉次郎和他的《东西方心身医学综合论》大连大学(116622)韩耀辉池见先生1915年诞生于日本福冈。他在就读于九州大学医学系时患有肠激惹症候群,深感当时的西医疗法不能奏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鲜为人知的心身医学。1951年,他有幸去美国明尼苏达...  相似文献   
5.
<正>适应能力对青少年来讲尤为重要。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人们常说"适者生存",意指只有能随客观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6.
如何针对不同时代的环境按时分粮? 如何针对信徒不同的需要按时分粮?  相似文献   
7.
张惟勇 《心理科学》1999,(6):521-52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上海中学教师的进修心态。调查表明,教师认为进修能够增加知识和提高教学水平,进修时心情比较愉快,即使碰到心情不好也能坚持去进修;听课时能记笔记,希望多讲少考,多采取开卷考试,在闭卷考试时,希望考前复习的“透明度”越高越好;教师对在注意力、记忆和理解力的自我评价比较积极,他们的进修动机主要是满足个人的求知欲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六年前,上海城隍庙组织全体教职人员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宗教班的学习。经过这几年国民学历教育大专阶段和本科阶段的修学,其中部分教职人员已经或将于年内本科毕业。面对这样的好形势,庙管会拓展思路,创新学习机制,以文化学习为基础,全面提高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机构调查表明:门诊和病案病人主要接受IVF-ET及其衍生技术ICSI治疗;知情同意书病案调查无显著差异,但与门诊调查差异较大;2002年后ATH注入精子数量少于2002年前;妊娠方式无显著差异;自2002年后取卵数5项技术指标效果较好;多胎妊娠在减少;出生缺陷率占9.8%.影响技术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有适应症掌握不严、管理混乱等原因,应加强这方面及伦理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析法、访谈法,对0-6岁儿童家长与教师的早期教育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两类群体认为儿童在0-6岁期问最需要关注的是健康的身体素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坚持与专注的学习品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0-3岁、4-6岁)需要关注的素质与早期教育方式因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3)青年人与中年人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教师与家长在多个项目的评定上呈现出差异.研究的结果对早期教育的导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