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宏婧 《美与时代》2014,(11):92-92
《三猴烫猪》是绵竹年画中最具有特色的讽刺小品之一,反映了一方世俗民风,体现了川人诙谐幽默的个性和社会文化生活。讽刺和鞭挞了世间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指向,体现了民间艺人朴素正直的人生观念,并体现了装饰年节的娱乐审美。反映出民间百姓新的精神信仰和审美追求,画里画外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汉章帝建初年间。 四川绵竹武都山,距严仙观一里,有一座小桥。据传:这年桥下有乞丐数人,煮石为食。过路人问道:“石可吃否?”答:“石本地母之骨,煮而食之,强筋健骨。”路人笑而不语,暗思:“痴呆之言,疯癫之徒!”须臾,数乞食尽顽石。  相似文献   
3.
剑云 《中国道教》1995,(4):58-59
北宋元丰年间。 四川绵竹武都山严仙观道士杨世昌(当家),对琴、棋、书、画、黄白药术、阴阳八卦,样样精熟。 元丰四年,从京城纷纷扬扬传来:“当今大文豪苏东坡先生蒙冤谪贬黄州。”杨道士闻讯,八方打探。一天有绵竹人从京城归来,来严仙观朝拜严仙君平,谈及东坡先生谪贬一事。世昌闻罢,心中忐忑不安,忘食废寝。  相似文献   
4.
绵竹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本文欲从绵竹年画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制作与表现手法、传承与创新方面对绵竹年画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将绵竹年画元素应用于民宿设计中,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提升绵竹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的影响力,满足现代人对于民宿空间环境的精神需求。以“耘·栖”民宿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将绵竹年画元素运用于主题性民宿空间设计中的途径与方法。绵竹年画题材、种类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对绵竹年画进行分类、元素的提取设计,结合民宿的主题及现代工艺、材料,将其应用于民宿各个功能空间及产品设计中,能实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使年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民宿增添人文气息,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相似文献   
6.
绵竹木刻年画,作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族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有鲜明的美学特色。它的美学特色不是像汉画的"深沉雄大",而是生动活泼、简练明快,富有民俗的生活气息和喜庆色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版画的国家,从唐初到现在,版画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雕版、活版、彩色套印,在世界艺术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鲁迅认为正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查出底细来。"看野史和杂记,便可一目了然,因为没有官方的束缚。他喜欢汉画,就像看野史,因为它酣畅率真,有磅礴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灵性,有"深沉雄大"的  相似文献   
7.
辜玉梅 《天风》2013,(5):20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到今年已经五年了,一切却仿佛就在昨天。那顷刻间的地动山摇,史无前例的全民动员,那一个个感伤而又坚强的故事、心酸但却温暖的画面,距今已经过去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一、回顾过往,充满感恩2008年5月12日,这个惊天动地的时刻,多少生命瞬时消亡,多少爱心瞬间凝聚,多少感动在这片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上纵横流淌。"多难兴邦"的哲理不仅被时任总理写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更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五年了,经历过绝望和死亡的我们,更加知道活着意味着什么,领人归主,努力为主做见证,殷勤服侍这个城市的人群;五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20,(3):F0004-F0004
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该堂建于1923年,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传统木制构架"穿斗式"建筑方式,门柱上方是典型的中式牌坊建筑形制。2008年,福音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损,后经过修缮于2009年重新对外开放,2012年被绵竹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