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重庆和贵州两省相关知情者的访谈,深入探讨影响弱势人群结核服务利用的障碍及结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制定下一步的结防规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贫困是弱势人群结核患者就医的最大障碍;对结核知识、减免政策的宣传教育需加强;为防综合医疗机构羁留患者,归口管理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控制是全球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服药依从性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本文对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措施进行综述,认为实施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强化督导、改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认识、简化给药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设置患者提醒物等可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脊柱结核迅速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分析目前脊柱结核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从脊柱结核的化疗,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督导治疗方面综合思考个体化综合治疗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分析和思考,以期引导我们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治疗眷柱结核,并最终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其诊疗策略主要包括正确的诊断思路、合适的治疗选择.尤其重视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诊断,治疗方面要重视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休息制动等手段.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需个体化选择最适合的术式,且应完整理解并客观评估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病控制是全球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服药依从性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本文对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措施进行综述,认为实施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强化督导、改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认识、简化给药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设置患者提醒物等可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结核介入诊治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结核(EBTB)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必要加深认识和思考。EBTB的支气管镜下分型目前分为五型,即炎症浸润型(Ⅰ型)、溃疡坏死型(Ⅱ型)、肉芽增殖型(Ⅲ型)、疤痕狭窄型(Ⅳ型)、管壁软化型(Ⅴ型),建议在原来EBTB“五型”的基础上将结核性支气管瘘从第Ⅱ型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型即Ⅵ型。在支气管结核的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包括高频电刀、冷冻、氩气刀、激光、支架置入、球囊扩张以及黏膜下穿刺注射抗结核药物等综合介入技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鉴别卵巢癌与盆腹腔结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造影能显著增强显示微小血管的能力,并能进行特定区域的半定量分析,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的影像研究中。因缺乏满意的辅助检查方法,盆腹腔结核与卵巢癌的鉴别诊断极为困难。本文探讨是否能利用超声造影对肿瘤血管显示的优势,通过肿瘤与炎症血管生成差异来鉴别卵巢癌与结核,从而开创一条无创、准确且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市胸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364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我院痰涂阳性的住院患者的性别比率及临床意义。共有痰涂阳性住院病例207例,痰涂阳性病人男女性别比例为3.31:1。痰菌涂阳病例对性别的比值比为1.67(95%的可信限为1.20~2.33),男性和女性痰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P〈0.01)。提示我院痰涂阳性住院患者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忽视结核病控制工作、耐药菌株的出现、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艾滋病的流行导致了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再燃,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有效新策略-DOTS.政府承诺、综合医院积极配合、归口管理、健康教育、加强培训等是确保DOTS实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近年来呈全球性回升趋势.肺结核由于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体征而较易诊断.而肺外结核尤其是女性盆腔腹膜结核,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诊断指标,误诊误治的情况屡见不鲜.现就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正确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