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性骚扰要写进中学生教材。北京海淀区于今年9月在海淀区部分中学开始试用《高中性健康导向》和《初中性健康导向》。其中就包含了性骚扰的问题。因为性骚扰所关系到的决不仅仅是成人,也不仅仅是一部分女生,而是关系到每个男女同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即使秋天得不到收藏/我不遗憾千百次播种/即使花开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强对佛教文化建设的正面引导,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与时俱进地挖掘和阐释优秀的佛教文化资源,实现正面的时代价值,发挥好积极的文化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积极作用",这对新时期的宗教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4.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5.
百合 《天风》1995,(12):42-42
《箴言金句》汪维藩主编。64开本,64页,定价1.00元(邮购另加邮费0.30元)。金陵教材编辑室编辑出版,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95年9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旧约箴言》在“教导人学义”方面,是一卷最集中、最宝贵、最有益的书卷,它的许多训言对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伦理道德生活多有教益。为了帮助众弟兄姊妹更好地学习这卷圣经,本书编者从”敬畏耶和华”,“顺从父母亲”,“夫妻要相爱”,“邻舍要关心”,“  相似文献   
6.
郭璟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79-179
如果说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那么无疑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目的;如果说学生的人文素养决定着其能否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那么无疑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是否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则起着决定作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模块,教材的主体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思想大家名言、重要的历史史实、诗词鉴赏、考古发现等,这让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成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同时也对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耶稣会士在十七世纪翻译的"四书",以张居正的《四书直解》为底本,并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做补充。他们声称,《四书直解》更符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也更符合真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四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有何不同?他们赞成《四书直解》什么样的观念?耶稣会士有没有正确地把握《四书直解》的某些观念?他们有没有正确地翻译,或者背离原文?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整合策略之一:把握学科本质,依据学科总目标进行教材整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语文学科整体目标出发,提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宏观设计思路,并根据总体目标和思路,对一个学段的教学进行整合,用文化内涵来打通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阅读和写作中的“通法通则”,突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不是一个大人物。他的来历、生平、著述甚至年代都没有确切的信息。但是,这个不清晰甚至显得孤单的身影,却不时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传世文本中。这一事实使通过文献考据去探讨思想史真相的手法受到限制,同时对它相关思想意义的把握也容易流于表面化。本文据“经典世界”的观点,把杨朱看成一个从不同学派的视角中交叉呈现的思想形象。这个形象是跨文本、跨时代的,它虽有某种核心性格,但却变现不同的面相。由于其出场通常是被用来陪衬其它的思想主张,因此在历史舞台上总是扮演思想的配角。杨朱思想特征的特殊性,他在经典世界的思想光谱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办、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人权与伦理学论坛在汕头大学举行,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美好生活"。与会专家学者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美好生活建构等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