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生态伦理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它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危险,即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精症、死精症.精子捐赠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其享受天伦之乐成为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学、社会学上的问题,包括子代的知情权问题、近亲结婚问题、家庭内部矛盾问题等等.因此要准确认识、运用和完善新的医学技术,并对其进行伦理和法律的规范,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3.
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正成为有希望的转基因方法。与其他基因转移方法相比,精子介导具有简单、高效、低廉、安全的特点。我们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和DNA内化的分子模型,介绍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改进方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伦理学争论,旨在推动该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地进入市场,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类健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介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指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有罪推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地进入市场,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类健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介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指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有罪推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精子捐赠与伦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精症、死精症。精子捐赠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其享受天伦之乐成为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学、社会学上的问题,包括子代的知情权问题、近亲结婚问题、家庭内部矛盾问题等等。因此要准确认识、运用和完善新的医学技术,并对其进行伦理和法律的规范,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7.
孕早期的绒毛组织体外分为两组培养:米非司酮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两组绒毛SPAG9的表达.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干预组SPAG9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弱(P<0.05).提示米非司酮可抑制早孕绒毛组织SPAG9的表达,其可能通过此机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主要成果;介绍了相关实验所使用的刺激物,观测的指标和实验程序;探讨了一些脑区如下丘脑、岛叶皮质,神经通道如交感和迷走神经,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如β-内啡肽、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如IL-1等在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中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睾丸微石症及其不同类型(CTM/LTM)和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接受精液常规检查并发现精子的41例睾丸微石症患者,并分为经典型睾丸微石症(CTM)和限制型睾丸微石症(LTM)两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和不活动精子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LTM,CTM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类型睾丸微石症和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之间有关联,呈现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正成为有希望的转基因方法.与其他基因转移方法相比,精子介导具有简单、高效、低廉、安全的特点.我们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和DNA内化的分子模型,介绍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改进方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伦理学争论,旨在推动该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